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活波可愛, 但有的孩子總是不太合群, 這讓家長很煩惱, 那怎樣才能讓孩子喜歡與人交往, 成為孩子們的好朋友, 變成快樂的孩子呢?
一、不合群的成因
1.家庭氛圍不良
比如父母關係不和、爭吵不斷, 或父母長期不在家, 缺少親子交流等。 這樣的家庭環境極易導致幼兒產生心理壓抑。 孩子渴望交往但又不敢與其他人交往, 害怕遭到拒絕, 長此以往極易形成自卑、孤僻、消極的內向性格。
2.養育方式不正確
不良的養育方式包括過分溺愛孩子,
Advertisiment
3.交往環境單一
二、不合群的解決方法
不合群, 對於現代城市高樓裡、溺愛中長大的孩子來說已經是一個非常普遍的問題了。 有些家長認為不合群的孩子孤僻、內向、甚至還有攻擊行為, 長大以後很難與人合作, 因此非常焦慮甚至悲觀。 其實, 幼兒時期的不合群是完全可以糾正的。
Advertisiment
要培養一個“合群”的、樂於交往、善於交往的孩子, 必須從消除那些造成幼兒不合群的原因入手。
1.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改善家庭成員間關係
全家人應和睦相處, 互相體諒, 給孩子一個祥和、安全的家庭交往環境。 儘量不在孩子跟前過多地暴露父母雙方的分歧甚至爭執, 避免給孩子的心理帶來陰影。
2.轉變養育觀念,
Advertisiment
要尊重孩子作為主體的人格和權利, 避免包辦代替。 家長應注重培養幼兒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 擺脫依賴思想;引導幼兒學會關心自己的親人, 注重親人的感受, 防止過分的“自我中心”;家長不必時時刻刻陪伴在孩子身旁, 要有意識地給孩子獨立遊戲的機會, 讓孩子在獨自遊戲中獨立探索、解決問題, 逐漸形成堅實的自信心。
3.營造真實的交往環境
三、解決不合群的家庭教育小貼士
1.專門購買培養孩子社會性品質的故事書, 借助書中人物的成功“案例”激發孩子的交往興趣。
2.在生活上要早入手, 讓孩子儘早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培養孩子自理自立、自我服務的意識和能力, 擺脫對成人的依賴。
3.培養相關技能,
Advertisiment
4.創造機會, 讓孩子在情境中學會交往。 比如, 讓孩子多參加幼稚園和社區組織的集體活動。 從小生活在同齡人的群體中, 孩子們會逐步學會如何生活, 如何相處。 家長還可以利用生日或節日, 主動邀請其他人一起慶祝, 增加幼兒和其他同伴交往的機會。
5.聯絡老師, 在遊戲時多給孩子自我表現的機會, 培養孩子當眾講話的能力。 教師還要多多鼓勵、多表揚這樣的孩子, 提高他在小朋友中的地位。
導讀:不合群是幼兒發展過程中的一個常見問題,
Advertisiment
6.通過幼稚園老師, 創造優勢互補的交往環境。 老師可以把內向、不擅交往的幼兒與外向、善於交往的小朋友分在一組, 同伴的示範、影響在孩子發展過程中意義非凡。 要善於利用同伴影響的作用, 讓孩子學會交往。
幼兒健康的心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 發展中的問題, 比如不合群, 也不是短期就能糾正的。 家長和教師都應該有足夠的耐心引導幼兒告別不合群。
另外要注意不合群和“言語障礙”、“自閉症”等情況的差別。 對於那些用盡辦法不能奏效的孩子, 家長應該向專業的心理健康工作者、醫學工作者請教, 以便及時給予孩子科學的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