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不同國度對孩子睡眠的態度

趴著睡覺的寶寶睡得比較熟, 不容易驚醒, 對於睡不安穩、容易哭鬧的寶寶, 以及有胃食道返流、容易吐奶、斜頸等的寶寶, 俯睡都很有幫助。 但是, 由於兩三個月內的小寶寶脖子力量還不大, 如果頭部周圍柔軟的物體遮住他的口鼻時, 他無法把頭轉開, 發生猝死的概率要遠遠高於仰睡的寶寶。 所以, 讓寶寶以俯姿睡覺時, 不要用過軟、過厚的床墊和枕頭, 頭部四周不要放置毛巾或毛絨玩具, 而且一定要有家人在身邊看護。

仰睡的優點是小寶寶的臉部朝上, 口鼻可以直接接觸空氣。 但仰睡的姿勢將胸腹部和外生☆禁☆殖☆禁☆器暴露出來,

Advertisiment
在心理上缺乏安全感, 因此寶寶不易熟睡。 有些容易溢奶或嘔吐的寶寶, 在仰睡時嘔吐物可能回嗆而阻塞呼吸道, 甚至吸入肺部而發生危險。

側睡可以避免嘔吐或習慣性吐奶, 減少寶寶因吐奶而被嗆, 但對於小寶寶而言, 側睡姿勢不易保持, 需要家長説明。

可見, 沒有任何一種睡姿是完全沒有缺點的。 讓寶寶採取哪種姿勢來睡覺最好, 其實應視個人的喜好及寶寶的習慣或特殊需求來決定。

依戀物Vs 媽媽陪

怎麼讓寶寶進入甜甜夢鄉, 也是媽媽們同樣要面對的問題。 在法國, 伴隨寶寶入睡的, 是他們的依戀物(如泰迪熊、小抱枕等)。 媽媽們往往在給寶寶講故事、道晚安等睡前小儀式之後, 親親寶寶,

Advertisiment
關上門和燈, 就走出寶寶的房間了。 所以, 很多寶寶通常是抱著自己的依戀物慢慢進入夢鄉的。

在國內, 我們的寶寶往往是在媽媽的陪伴下, 在媽媽輕拍中, 在媽媽的歌聲、故事裡, 很多寶寶還是在媽媽的懷抱裡, 慢慢進入夢鄉的。 所以, 絕大部分的法國寶寶都擁有自己的依戀物, 而我們的寶寶需要依戀物陪伴入睡的概率要小得多。

寶寶睡眠專項調查顯示:

你的寶寶入睡時需要依戀物嗎?

需要44%不需要56%

寶寶小的時候, 你是抱著哄他睡覺, 還是讓他自己躺在小床上睡?

抱著哄81.18%在小床上18.81%

專家看點

在孩子很小的時候, 依戀物、大拇指或者安撫奶嘴表現出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依戀物能幫助寶寶戰勝孤獨, 它的氣味和手感能讓嬰兒想像到在媽媽懷抱中的感覺,

Advertisiment
使他能夠面對和媽媽的分離, 包括夜晚的分離。 所以, 嬰兒會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依靠他的依戀物入睡。

至於一兩個月的寶寶需要哄著入睡很正常, 是寶寶合理的生理、情感需求, 應該儘量滿足他。 只要通過哄睡寶寶能夠正常入睡, 而且一旦睡著放進嬰兒床後仍然保證能安然睡眠, 這種哄睡是可以實行的。 但是要切記不能一直抱著從入睡到睡醒, 這稱為抱睡。 抱睡容易養成寶寶不良睡眠習慣, 形成睡眠依賴。

嬰兒床→小床Vs嬰兒床→大床→小床

寶寶出生後, 我們習慣于採取與寶寶同房不同床的睡眠方式, 這樣既能使寶寶有獨立的空間, 又方便照顧寶寶。 但是, 寶寶八九個月到1歲多時,

Advertisiment
往往不願意自己睡在小床上, 總想和媽媽一起睡大床。 而且嬰兒床就在大床旁邊, 寶寶很容易就能爬到大床上。 媽媽們覺得這時候寶寶大些了, 不再擔心同床睡會壓到他而發生意外, 而且看到寶寶和自己睡更踏實, 省了不少心, 也就默許了寶寶上大床。 等到寶寶再大一些, 才讓寶寶回到小床上去, 但往往難度比較大。

而在法國, 孩子因為從小就在一個房間睡, 已經養成獨睡的習慣, 而且他們離父母很遠, 基本上沒有機會上大床, 直接就從嬰兒床過渡到了小床。

寶寶睡眠專項調查顯示:

寶寶曾經有過和你們睡大床的時候嗎?

有97%

沒有3%

專家看點

躺在媽媽的身邊, 寶寶覺得很舒服、很暖和、很安全, 他當然不願意睡小床了。

Advertisiment
而一旦睡慣了大床, 要讓寶寶回到小床上, 寶寶會認為爸爸媽媽不喜歡自己了, 不要自己了。 而且, 孩子在身心發育過程中會對許多現象和事物產生恐懼心理, 比如害怕黑暗、孤獨, 甚至害怕想像中的人和事物。 離開爸爸媽媽溫暖的懷抱, 恐懼感會更加強烈。

想讓寶寶自己睡小床, 要採取循序漸進的步驟。 剛開始可以讓寶寶先睡大床, 等他睡著後再把他抱到小床上。 早上寶寶醒來時, 要及時出現在寶寶面前, 安慰他、誇獎他。 這樣既讓寶寶獲得安全依戀, 又增強了寶寶自己睡的勇氣和信心。 過一段時間, 就可以訓練寶寶在小床上獨自入睡了。 爸爸媽媽可以在小床邊給他講故事, 並給寶寶充分的愛☆禁☆撫, 使他感到安全和溫暖, 能夠平靜入睡。

能夠平靜入睡。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