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不同年齡寶寶如何補充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有什麼用?

人體由60多種元素所組成, 根據元素在人體內的含量不同, 可分為巨集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兩大類。 凡是占人體總重量的0.01%以上的元素, 如鈣、磷、鎂、鈉等, 稱為巨集量元素;凡是占人體總重量的0.01%以下的元素, 如鐵、鋅、銅、氟、碘、鎂、鉻、鈷、鉬、鎳、矽、礬等, 稱為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與人類健康有密切關係, 微量元素攝入過量、不足、或缺乏都會不同程度地引起人體生理的異常或發生疾病。

兒科專家強調, 微量元素在人體內的雖然含量微乎其微, 但是與寶寶的生長發育卻息息相關。 寶寶身體的營養吸收、免疫、遺傳、內分泌、抗感染等系統,

Advertisiment
都離不開適量的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的缺少會對寶寶的生長發育及智力有明顯的影響。

人體所需要的各種元素都是從食物中得到補充。 由於各種食物所含的元素種類和數量不完全相同, 所以在平時的飲食中, 要做到粗、細糧結合和葷素搭配, 不偏食、不挑食, 就能基本滿足人體對各種元素的需要。

對於不同年齡的寶寶, 家長要合理安排飲食:

嬰兒期(0-1歲):最好母乳餵養, 4-6月後逐漸添加輔食, 並逐漸增加輔食種類;

幼兒期(1-3歲):每天喝奶, 豐富孩子飲食的種類, 養成不挑食、不偏食的良好飲食習慣;

學齡前期(3-6歲):進入幼稚園的孩子, 活動量增多, 食物的份量要增加;

學齡兒童(6-12歲):保證吃好早餐,

Advertisiment
少吃零食, 飲用清淡飲料, 控制食糖攝入, 重視戶外活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