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畫是兒童的天性, 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 常會不自覺地去畫、去信手塗鴉。 有想法, 才會有行動, 對於純真的孩子來說, 之所以愛畫, 是因為他們想借著畫、借著筆, 畫出他們眼中的世界, 他們的內心感受。 對於父母來說, 如果掌握一些關於畫的知識的話, 可以更好地瞭解孩子, 引導孩子。
不同階段孩子的畫會不同
兒童在繪畫過程中表現出的這些共性都是因為對繪畫情有獨鍾、興趣使然。 但是由於幼兒年齡不同、認知水準不同、個性不同、生活環境不同, 繪畫興趣也存在著差異, 體現出了個性的方面。
Advertisiment
第一階段:3-5歲
這個階段是兒童繪畫的塗鴉階段, 是探索事物的初級階段, 也是開啟想像的重要起步。
Advertisiment
第二階段:6-8歲
這個階段是孩子處於圖示階段, 是展開想像表現的黃金階段, 畫面表達天馬行空的想像力, 並能展示明確的空間次序。 對老師來說, 主要通過引導孩子瞭解表達對象, 以細部描寫、以小見大、左思右想、動靜形態及協作關係, 只要訓練孩子表現性思維、象徵性思維、擴展性思維、置換性思維等,
Advertisiment
第三階段:9-11歲
這個階段是孩子寫實的萌芽階段, 在理解能力上會更深入, 在繪畫表達上尊重客觀物件的感受, 並希望以寫實觀念表達想像的內容。 只要通過聯想、解構重構、不同角度不同思維等方式, 引導孩子創新思維拓展想像力。 主要訓練置性換思維、多維性思維、再造性思維;培養孩子的獨創能力, 並學會多思維角度思考解決問題的習慣和能力。 給家長的建議:以觀賞者的角度與孩子交流創作的意圖;引導孩子從不同角度觀察物件, 鼓勵他們從不同的角度著手解決問題。
Advertisiment
第四階段:12-14歲
孩子走向寫實階段, 開始能準確表達物件;理解能力與專業技巧的提高使他們突破原有的觀念, 超越想像創作更具魅力的作品。 這個階段, 老師主要引導孩子分析表達對象, 通過解構置換, 並鼓勵有思想情緒張揚表達, 支持不同理解, 表現不同思維的方式;從審美、藝術情操、自信心及團體意識上不斷地完善自我, 突破自我的創造力。 給家長的建議:以觀賞者的身份與孩子交流思想, 鼓勵獨立思考, 深入探討問題, 使他們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
專家看法———孩子用畫來講自己的故事
畫家、楊之光美術中心的校長楊紅表示, 繪畫是兒童心靈的視窗, 反映兒童內心的情感世界。 孩子眼中的世界是豐富多彩,
Advertisiment
畫畫的過程是他們在用“另一種語言”表達自己思維的過程。 孩子在幼兒時期, 他們有時不能把自己的情緒、感受, 體驗用語言表達清楚, 卻在邊塗邊畫邊說的過程中把潛意識裡的情感體驗和對事物的認識與態度宣洩和表達出來, 雖然他們這種表達的技能尚不完善, 有的色彩、造型看起來有點“意思”, 有的“不像樣”, 但都是另一種語言的表達。 他們想怎樣畫就怎樣畫, 沒有任務, 也沒有任何的功利目的, 而是在表達自己的所看、所知、所想, 並以此來表明自己高興、難過或感到有意思的情感體驗。
在“創作”的過程中,他們或因造型、色彩帶來的新變化,或因這個變化的過程和結果而感受到情感的滿足和情緒宣洩。這些都會給他們帶來身心的愉悅和成功的自信。繪畫活動不僅僅是一種技能的練習,而且是發展其豐富的情感、觀察與認知能力,表達能力,想像和創造能力的有效途徑。
在“創作”的過程中,他們或因造型、色彩帶來的新變化,或因這個變化的過程和結果而感受到情感的滿足和情緒宣洩。這些都會給他們帶來身心的愉悅和成功的自信。繪畫活動不僅僅是一種技能的練習,而且是發展其豐富的情感、觀察與認知能力,表達能力,想像和創造能力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