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不同年齡的孩子害怕的東西不一樣,你還不知道?!

近年, 國外醫學、心理學專家的研究表明, 不同年齡、甚至不同月齡的寶寶, 會害怕的事物是不一樣的。 有時候聽到老人叮囑年輕父母“別嚇著孩子”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害怕或恐懼其實從一出生便開始了。 恐懼是對真正或可感知到的威脅做出的一種正常生理反應。 當危險解除後, 恐懼就會消失。 恐懼可以使人做好準備避免危險, 或在危險不可避免時抵抗傷害或壓力。 因此恐懼對一個人的生存是有積極意義的。 那麼孩子都怕什麼呢?是不是每個孩子的情況都一樣呢?寶爸寶媽別著急, 小育現在就來分享這個話題。

Advertisiment

1-6個月孩子怕什麼?

嬰兒在早期, 聽覺是較為敏感的。 因此, 較大的噪音會使嬰兒產生恐懼。 但偶爾的一兩次刺激, 不至於對他們產生不良影響。 在嬰兒哭泣時, 給予足夠的安撫就可以了。 避免連續讓嬰兒接受令他們恐懼的噪音繼續強化。

6-9個月孩子怕什麼?

在嬰兒期, 對於新奇刺激, 特別是陌生人, 產生的反應取決於多種情境因素。 比如, 嬰兒所熟悉的人在場還是不在場, 與所熟悉的人接近程度, 所在的環境是否熟悉, 以往與陌生人接觸的經歷, 有哪些可供選擇的反應方式(嬰兒能否爬到媽媽或的人那兒去)及嬰兒個性特徵, 陌生人的特徵, 陌生人接近嬰兒的方式等等。

嬰兒對陌生人普遍有恐懼感, 但在不同情況下表現卻不同。

Advertisiment
在某個環境, 嬰兒見到陌生人會哭泣或回避, 而在另一種情況下卻可能對陌生人產生興趣, 並做出願意接觸的姿態。 因此, 在這一時期, 父母要對嬰兒與陌生人的接觸保持警覺, 盡可能為他們提供比較安全的環境。 在嬰兒出現不安情緒時, 父母應該及時進行安慰。  

同一時期, 嬰兒還會對高度產生恐懼。 因為嬰兒在這時已經對高度產生感知。 到了九個月, 身體發育已經使他們能夠翻身和爬行了, 但這些運動能力的掌握, 不足以 使他們應付對高度產生的恐懼, 對高度的恐懼幾乎是天生的。 不過, 隨著嬰兒年齡地增長, 身體控制能力的增強, 這種恐懼會慢慢消失。

1-2歲孩子怕什麼?

孩子與看護者分離所產生的焦慮,

Advertisiment
高峰出現在18-24個月時, 而且是極為普遍的反應。 孩子對分離產生的反應, 取決於許多因素, 包括年齡、過去的分離經驗, 對環境所具有的控制能力, 認知水準, 性格特點, 母親與孩子關係的好壞以及在分離時母親的行為。

當兒童進入學齡前期時, 與監護人的分離還受到其它因素的影響, 如熟悉的人是否在場, 環境是否熟悉, 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如何等。 通常, 和母親建立安全的依戀關係的孩子, 在母親離開時分離性焦慮要明顯輕得多。 他們知道母親會回來, 在母親離開期間會呆在比較適宜的環境中。  

由此可見, 母子之間建立安全的依戀關係極為重要。 同時, 還應注意母子分離要逐步進行。 比如, 一開始先短時間分離,

Advertisiment
然後再逐漸拉長時間。 需要提醒的是, 看護者一定要在向孩子保證的時間內回來, 讓孩子心理有底。

2歲以後孩子怕什麼?

在進入第二年後, 兒童的恐懼變得更為個人化。 對於較為具體的刺激產生的恐懼反應, 讓位於對想像出來的東西的恐懼以及對求知情況產生的預想性恐懼, 比如獨 處、黑暗、死亡、綁架者及搶劫者等。 一般來說, 這些恐懼在四歲時達到高峰, 並且在四到六歲這一年齡段維持高峰, 此後高峰開始下降。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