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不同成長階段,寶寶是如何

在嬰兒時期, 由於寶寶接觸的事物非常有限, 所以, 寶寶的好奇範圍是和他所能達到的“方圓路徑”是相一致的。 只有寶寶所能聽到、所能看到、所能摸到的東西才是他們願意投注好奇心的。

心理學家將好奇心定義為:個體對新異刺激的探究反應。 正是人類對世界的好奇心, 促進了整個人類的向前發展。 嬰兒時期的寶寶, 好奇心更甚, 正因為如此, 他才想要學習一切他所接觸到的事物。

Befor 6個月

6個月之前的寶寶, 由於長時間處於躺的狀態, 他觀察到的東西多為空中的吊綴物。

所以他往往將關注點放在這些吊綴物上

Advertisiment

探索方式:“拳打腳踢”

寶寶對各個關節以及小肌肉的運用還不熟練, 所以可以觀察到寶寶對吊綴的對待方式是手腳並用 對於好玩的東西, 寶寶投注的精力是成人無法想像的。 他們常常是目不轉睛, 所以爸爸媽媽要注意保護寶寶的眼睛。 吊綴距離寶寶的眼睛距離以20—30釐米為宜, 讓寶寶不用太費力地調節焦距;吊綴一個星期要換一次地方, 或在床左邊, 或在床右邊, 以免寶寶變成“鬥雞眼”。

After 6個月

6個月後, 寶寶開始學習坐。 他的視野範圍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寶寶可以很方便地看到自己的手和自己的腳。 由於這個變化, 在這個時期寶寶好奇心的關注點是自己和物體間的關係。

探索方式:摸+吃

寶寶可以看到自己手的動作,

Advertisiment
所以他對於手的動作特別感興趣。 限於力氣還比較小, 肌肉不靈活, 所以摸的動作比較常見。 當然最根本的用嘴探索的方式還不能拋棄, 所以寶寶還經常出現“啃”的動作。

常常可以看到寶寶摸髒乎乎的東西, 又把手放到嘴裡啃, 所以,保證寶寶接觸物品的衛生是非常重要的。 要對寶寶的玩具定期清洗, 或者放在陽光下暴曬。

From 8個月

8個月開始, 寶寶開始會爬。 現在他的活動範圍大大增強, 幾乎能觸及到家庭的所有角落。 這個時期的寶寶對於小角落和小洞洞特別好奇, 常常會一個人在角落裡咿呀比劃。

探索方式:敲+蹬

比較少用“啃”的原始方式, 由於手部大肌肉和腿部大肌肉的發展, 現在更多依賴於用手和腳來探索世界。

Advertisiment
不過手部和腿部的動作相對還比較僵硬, 用敲和蹬比較多。

這個時期的寶寶對於角落和洞洞比較有興趣, 所以在這些地方一定要加強防護。 保持角落的乾淨, 不要有玻璃等危險品;保證所有的插座上有蓋子。

From 13個月-15個月

13-15個月的寶寶又面臨一次重大的挑戰, 他們正逐漸從爬向走過渡。 寶寶一旦能直立行走, 就意味著他的活動空間更為廣闊了。 他們在這個時期最明顯的特徵是要出門玩, 因為屋外的世界顯然比屋內精彩多了。 往往大的、會移動的物體(比如汽車、玩具車、氣球等)牢牢地吸引住了寶寶。

探索方式:扔

由於對移動的物體產生興趣, 所以寶寶對於物體的“飛行”也投以巨大的關心。 用不同的力氣、不同的角度扔不同的東西,

Advertisiment
可以看到不同的“飛行軌跡”, 所以寶寶樂此不疲。

寶貝這個時期不斷地扔東西絕對不是鬧情緒, 而是用扔這個方式來探索世界, 以滿足他對世界的好奇和求知欲。 所以爸爸媽媽就做好心理準備吧:要不停地撿東西。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