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時期 寶寶學走路的安全保障

從那麼一丁點小的寶寶長成一個大孩子, 並沒有那麼容易, 首先要從小會怕, 然後在學會走, 最後學會跑等等, 其實孩子經歷學習走路的時期可以分為三個時期:搖晃期、扶物行走期、獨立行走期, 而這三個時期, 家長要要做好相對應的安全保障。

1、搖晃期

有時候媽媽拉著寶寶學走路, 寶寶卻突然大哭起來, 手臂也不能動了。 專家說, 這種現象在寶寶剛開始搖擺著走的時候很普遍, 是因為牽拉的時候, 手臂關節脫臼了。

寶寶手臂要是脫臼了千萬別轉, 也別揉, 找專科醫生將關節復位, 很快就好。 但是, 如果一直採取這種牽拉的保護方法,

Advertisiment
造成手臂習慣性脫臼, 就會嚴重影響寶寶肘關節的發育。

媽媽對寶寶學走時的保護和鼓勵是最關鍵的, 其實最好的保護是站在寶寶身後, 扶住他的掖下隨著他走, 但這樣半蹲著你會很辛苦, 所以不妨用一塊布圍住寶寶的前胸, 你從後面提著布來幫他找平衡, 這樣就省力多了。 或者, 在寶寶初學步的時候, 讓他在學步車裡練習, 車的四面都有保護, 他想走想坐都可以, 大人不但可以把自己解脫出來專心守著他, 而且還不用擔心他會摔倒。

2、扶物行走期

寶寶慢慢找到了走的“感覺”, 兩條小腿兒開始用力抬高, 向前邁步而不是蹭步。

寶寶能這樣走的時候, 你可以把學步車撤掉, 讓寶寶練著扶著床沿或扒著小車走,

Advertisiment
大人在邊上看著別讓他摔了就成。

如果你不放心讓他扶著東西走, 還可以把雙手放在他掖下, 但要讓他獨立走, 手勁兒慢慢變虛, 直到慢慢鬆手。

3、獨立行走期

寶寶開始下意識地掙脫媽媽保護的手臂, 自己獨自搖晃著走了。 雖然走起來有點深一腳、淺一腳, 但你完全不必擔心。

寶寶自己走需要一個心理過程, 一開始有玩具逗他, 他會很感興趣, 但最怕的就是摔倒。 倘若只是沒站穩坐在地上, 那媽媽一定要鼓勵他自己爬起來, 這樣他就會很勇敢地接著走, 而且會很愛走;倘若摔得很嚴重, 甚至受傷, 他就會害怕, 很長時間不敢走, 這是很正常的防禦反應, 最好是慢慢鼓勵他, 緩一段時間再走。

寶寶自己走也需要父母的保護,

Advertisiment
比如父母面對面蹲下, 讓寶寶在中間來回走, 距離要從近到遠一點點調整。 或者, 給他定個距離, 像是從床走到沙發, 父母最好跟著。 一般, 寶寶到2歲左右就都會獨立行走了, 所以媽媽們不要著急, 別強迫他走, 但如果2歲還走不穩或不會走, 就要帶他去醫院檢查了。

最後, 小編提醒把爸爸媽媽, 教會寶寶學習走路是一項重要的本領, 但是與此同時, 注意安全也是十分重要的, 不可太過溺愛孩子, 導致孩子總是學不會走路, 也不可太過粗線條, 什麼都不管, 即使孩子摔倒碰著, 其實育兒方面拿捏好一個度並沒有那麼容易。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