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不同氣質的孩子父母應該怎樣教育?

天生氣質方面, 可以從幾個方面來瞭解:活動量、生活規律性、趨避性、適應度、反應閥、反應強度、情緒本質、注意力分散度、堅持度。

活動量:

活動量大的孩子, 總是動來動去可能讓人感覺較莽撞, 不要常常責備他, 避免造成孩子日後不敢嘗試的心理, 應該在孩子表現出合適的行為時大力稱讚他的行為。 活動量小的孩子, 多帶領著他從事動態的活動, 讓孩子習慣不同形態的活動方式。

生活規律性:

作磨、不規律的孩子常讓父母傷腦筋, 試著一點一滴改變孩子, 不要太急, 要讓孩子知道服從團體規定的重要。

Advertisiment
可以鼓勵很規律的孩子, 偶而作息做一點變化也沒有關係。

趨避性:

趨避性高的孩子面對新的人或事物時, 容易表現出退縮的態度, 容易讓人誤會膽小、不主動、沒興趣。 父母要有耐心事先告訴孩子可能會接觸到的事情, 讓孩子心理有個準備。 千萬不能在孩子面前出現負面的話語, 會讓孩子更不願意嘗試o

適應度:

面對新的人或事物時, 整個過程中孩子的表現與所需要的時間長短, 屬於適應度。 適應度低的孩子, 面對新環境與團體生活需要時間比較長, 父母要降低期待, 多讓孩子接觸幾次, 多事先跟孩子溝通, 或者事先多練習。

反應閥:

是指引起孩子反應所需要的刺激量。 反應閥高表示需要外界比較高的刺激量才會有反應,

Advertisiment
容易被誤解為遲鈍或漫不經心, 父母要多直接說出自己心中的想法, 多引 導孩子分辨別人的身體語言與意圖。 但是反應閥低的孩子, 易被外在發生的事情影響, 而靜不下來, 父母可讓孩子瞭解事情的輕重緩急, 幫他定完成的順序。

反應強度:

孩子對外在刺激反應的激烈程度。 有些孩子不小心被踩到腳了, 只會“唉呦”一聲, 有的孩子就大叫大哭吵鬧。 反應強度小的孩子, 看起來很乖, 但容易被人忽 略, 父母要多鼓勵孩子發表自己的想法, 當孩子有回應時, 父母要認真的聆聽。 反應強度大的孩子, 父母要儘量冷靜, 不要怕孩子吵鬧, 讓孩子先冷靜下來再跟孩子 講道理。

情緒本質:

有些孩子天生笑有些則不是。 沒有笑容的孩子容易使人誤解他在生氣,

Advertisiment
人際關係較不好, 父母可以多培養孩子正面思考, 培養幽默感。 天生樂觀的孩子, 父母則要提醒孩子小心謹慎, 不要對危險過於疏忽。

注意為分散度:

容易主意力分散的孩子, 容易被外界刺激干擾, 影響學習效果, 儘量減少孩子書桌上的雜物, 給孩子獨立做事的空間, 不要在旁邊走來走去。 專注力高的孩子, 別在專心的時候打斷他, 跟孩子說話時確認孩子真的有聽見。

堅持度:

面對外在干擾或是阻礙, 孩子傾向解決問題的程度。 堅持度低的孩子容易放棄, 父母儘量把事情分割成小單元, 讓孩子分次完成, 比較有成就感。 堅持度高的孩子容易固執, 父母要堅持自己的管教, 要孩子換另一件事情前要提早提醒,

Advertisiment
以免孩子措手不及。

氣質沒有好壞, 是天生的差異, 注意不要給孩子貼上標籤, 多用欣賞的角度去看孩子。 父母理性對待之, 孩子才會有被接納的安全感與自信。 在跟孩子溝通的時候儘量蹲下來與孩子視線平視, 試著用孩子的眼光來處理, 也讓孩子感覺到他可以跟你一樣強壯。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