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不同階段孩子獨處的特點


父母過度教導, 過分地剝奪寶貝自主判斷的機會, 或者以開發智力的名義利用各種學習活動填滿孩子的日常生活, 孩子就會失去很多自我探索的機會。 那麼, 父母與孩子相處嬉戲的度應該如何掌握呢?

解析:

不同階段獨處的特點

0-1歲

當嬰兒身心舒服時, 他常常會伊伊呀呀地說著“話”, 玩弄著自己的小手、小腳丫, 不時翻動一下身子, 開開心心而又不受打擾地獨自玩耍。 雖然我們無法確切地瞭解他究竟在想些什麼, 但很明顯, 他在享受這段獨自玩耍的時光。

學會爬、學會走之後, 寶貝的興趣開始擴展到自身以外的空間與物品,

Advertisiment
他用小手夠著他看到或觸及到的物品, 將它們抓起來塞進嘴裡, 有滋有味地品嘗著這些意外獲得的“食物”。 如果他玩夠了某個物品, 他的視線就會轉移, 他的小手就會伸向另外一個更能吸引他注意力的目標, 繼續他獨自玩耍的活動。 通過這種玩耍, 他開始“獨立思考”, 並在探索與思考的過程中逐漸明白自己與周圍世界的關係。 只有當他獨自一個人玩膩了, 他才會通過哭鬧來吸引父母的注意。

1-3歲

1歲以後, 孩子的語言能力得到快速發展, 他獨自玩耍時不再僅僅通過抓握、咀嚼來探究外部世界, 更多的時候, 他會自言自語, 與他周圍的玩具或者其他器具“交流”。 他的獨自玩耍看起來帶有更多享受的成分。

Advertisiment
儘管有時候在父母聽來, 他的自言自語根本就不知所云。 對於已經會行走的寶貝來說, 周圍環境實在有太多吸引他們注意力的事物, 於是, 他們可能不知深淺地到處閒逛, 去發現、挖掘那些令他十分感興趣的事物。

3歲以上

前3年的探索經驗讓孩子掌握了更多獨自玩耍的技巧, 於是, 很多時候, 他會更加醉心於獨自主宰自己遊戲內容的活動中。 靈巧的動作結合他機靈的心智, 即使僅僅是一個他早已熟悉的簡單物體, 他也能開開心心玩出很多花樣來, 並利用這些物品設計自己喜愛的遊戲。

方略:

在獨處中發展自我

不要以成人的眼光來看待孩子的活動。

孩子感興趣的事物很多, 一些在父母看來毫無意義的事情在孩子的眼裡也一樣充滿了誘惑,

Advertisiment
並且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 因此, 父母不要站在成人的角度看待孩子的這些活動, 更不要自以為是地限制孩子的這些活動。

自由落體的神奇、空氣流動的美妙、陽光灑在羽毛上形成的熠熠閃光、不斷變換的光影、享受自主的快樂……所有這一切對孩子來說是一種非常寶貴的財富。

根據孩子的需求留給他獨處的時間。

仔細觀察孩子需要獨處的時機。 這時候只要他人不干預, 孩子會自然而專注地獨自玩耍。 當然, 他也會希望引起父母的注意, 得到父母的關注, 當孩子不停地四處張望, 甚至開始哭鬧著想要引起父母注意時, 不要強迫他繼續獨自玩耍, 給他一個擁抱, 拍拍他的小肩膀,

Advertisiment
這些都是最好的給予孩子安慰與關注的方式。 當孩子發現父母依然在不遠處關注他, 他就會放心地繼續他獨自探索周圍世界的活動。

讓孩子養成尊重彼此獨處權利的習慣。

對於那些獨立性比較差的孩子, 他們總是過分地期望得到父母的關注。 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討, 然後做出一些在某個時間段裡彼此獨處的約定, 讓孩子在約定的時間控制自己想要打擾父母的欲望, 學習自己想辦法去發現周圍環境的神奇有趣, 並嘗試憑藉自己個人的力量去解決問題。

這個約定的時間一開始可以很短, 比如從5分鐘甚至1分鐘開始, 逐漸延長。 最好給他準備一個鬧鐘, 告訴他, 分鐘走到哪個位置, 他就可以來找爸爸或者媽媽。

Advertisiment
時間由短到長調整, 這樣可以給孩子一個有效的緩衝時間, 讓他慢慢習慣獨處。

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允許孩子到處閒逛。

不要因為擔心孩子受傷或者遭遇別的事情而限制他活動的空間。 在家裡, 父母可以努力消除各種危險因素, 給孩子創設一個安全的閒逛環境。 在戶外, 只要沒有危險, 也可以放手讓孩子盡情地閒逛。 在閒逛的過程中, 他經常會發現很多有趣的事物, 這些有趣的事物會成為引導他仔細觀察事物的契機, 對培養孩子的觀察力十分有益。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