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不同階段,母乳的比重大不同

老話講:“金水、銀水, 不如媽媽的奶水”。 我們都知道母乳是最天然和最理想的食物, 對寶寶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卻不知道母乳因產生時間的不同, 其營養含量也會有“等級”之分。 媽媽們需要瞭解母乳在不同階段中所占的營養比重, 科學地養育寶寶。

解析母乳

初乳、成熟乳

按照產後母乳產生時間的不同, 可將母乳分為初乳、過渡乳、成熟乳和晚乳。 其中, 初乳和成熟乳最為重要。

初乳:是指產後頭幾天內的乳汁, 質稠而帶黃色, 所含脂肪較少, 而球蛋白、抗體、微量元素、鈣磷、白細胞等免疫物質都比較多,

Advertisiment
比其他時間的母乳抗病能力更強, 對新生兒發育和抗感染十分重要。

過渡乳:初乳和成熟乳之間的母乳叫過渡乳, 這一時期很短。

成熟乳:是產後第7天至第9個月分泌的乳汁, 此時母乳各種成分比較固定, 其中蛋白質、脂肪和糖的比例為1:3:6。

前奶、後奶

每次哺乳時, 根據母乳分泌的先後, 乳汁還有前奶和後奶之分。

前奶:先吸出來的奶叫“前奶”, 雖然看上去比較稀薄, 卻富含水分、蛋白質, 這也讓純母乳餵養的寶寶, 在出生後4個月內一般不需要額外補充水。

後奶:“前奶”以後的乳汁, 變成了白色, 比較濃稠, 這便是“後奶”。 後奶富含脂肪、乳糖及其他多種營養素, 能提供許多熱量, 保證寶寶吃後不容易餓。

不同階段的餵養目標

我們說母乳是活的,

Advertisiment
不僅僅是因為母乳中有很多活性細胞、活性成分, 也因為母乳會根據不同時期的嬰兒需要而調整和改變。 隨著嬰兒的出生和成長, 母乳在此期間也承擔了不同的作用。

新生兒

餵養目標:100%

初乳是產後最初幾日產生的特殊乳汁, 它很稠, 顏色為黃色或清亮。 初乳中蛋白質含量特別高, 為成熟乳2倍以上, 主要為免疫球蛋白等保護性成分, 而脂肪和乳糖含量則較少, 對新生兒的生長發育和抗感染能力十分重要。

產後這幾天, 媽媽應該盡可能讓寶寶只吃初乳, 不要隨意添加配方奶。 添加配方奶會影響寶寶腸道正常菌群的定植, 也會延遲小腸屏障的形成, 容易導致感染性疾病或過敏性疾病的啟動或者發生。

0~6個月

Advertisiment

餵養目標:100%

世界衛生組織推薦, 最初6個月純母乳餵養並堅持哺乳24個月以上, 意味著在產後的0~6個月時間中, 母乳可以滿足6個月嬰兒所需的全部營養。

這個階段的寶寶應該只吃母乳, 不需要添加水、果汁或者配方奶等。 母乳中含有88%的水分, 所以媽媽只要頻繁哺乳, 絲毫不用擔心純母乳餵養的寶寶會口渴。 對0~6個月的寶寶而言, 吃母乳既是吃飯又是喝水, 所以媽媽不用糾結于哺乳應該多少次, 渴了餓了寶寶都會找奶吃, 這個階段要隨時滿足寶寶的需求。

母乳中的主要成分比例

營養成分:寡聚糖、乳糖、脂肪、蛋白質;水88.10%

6個月以後

餵養目標:母乳為主, 輔食為輔

6個月之後, 多數寶寶開始萌出乳牙, 胃容量也逐漸增大, 消化器官逐步發育成熟,

Advertisiment
下齶和舌頭也能夠將食物送到口腔深處, 並且開始具有咀嚼和吞咽的能力, 同時分泌出一些能幫助消化食物的酶, 這些都說明寶寶已經具備了消化、吸收半固體食物的能力, 此時除了給寶寶母乳之外, 應該添加其他食物。

但在1歲以前, 輔食就是“輔”食, 寶寶的主要能量來源仍然還是母乳, 母乳仍然可以滿足寶寶營養需求的一半以上, 輔食只不過是吃奶之余的“餘興節目”。 即使是12~24個月, 母乳也至少可以提供寶寶所需營養的1/3。 6個月之後堅持母乳餵養, 不僅有助於增強寶寶的抵抗力, 減少疾病的發生, 還可以促進兒童的心理發育。 所以, 為了寶寶的健康成長, 在6個月之後, 仍需堅持母乳餵養。

輔食添加過晚或輔食成分過少,

Advertisiment
都會影響寶寶體格發育, 還會影響其味覺的形成。 因此建議對待6個月以上的寶寶, 可根據寶寶的適應情況適量添加米粉米糊, 在保證全面吸收的基礎上, 還能有效鍛煉咀嚼能力, 降低後期餵養難度, 促進寶寶的口腔鍛煉, 讓舌頭靈活運動, 保證日後說話的正常發育。

Tips:不要把蛋黃當作第一個輔食, 因為蛋黃容易引起寶寶過敏, 純米粉最不容易引起孩子過敏。 另外, 製作嬰兒食品時應不放或少放調料, 特別是添加輔食的初期, 原則上不放調味品。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