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本身有經、帶、胎、產等特殊生理過程, 日常生活中飲食無規律, 又肩負工作、家庭的雙重壓力, 往往比其他人群更易受到風、寒、暑、濕、熱等外邪的侵害, 導致氣機失調, 使多數女性都處於上熱下寒體質, 因為女性較敏感, 情緒不穩定, 又易因憂鬱、急躁、怒氣、思慮過度等內在因素擾亂氣血運行, 從而導致經絡不通、免疫力低下、內分泌失調等失衡狀態, 出現手足冰涼、胃寒、胃痛、失眠、痛經、月經不調、乳腺增生、子宮肌瘤等症狀,
Advertisiment
暖宮養血灸可扶陽固本, 增強脾腎功能, 提高免疫, 用艾條薰灼女性保健要血來溫宮暖腎, 從而達到溫經散寒、生化氣血、化淤止痛、調節內分泌的功效。 暖宮養血灸取穴:神闕, 關元, 中極, 血海, 能夠有效的調節女性手腳冰涼、畏寒怕冷、腰酸乏力、月經不調、痛經、子宮肌瘤、卵巢囊腫等一些列婦科症狀。
不孕症的治療可以艾灸關元、神闕、中極、子宮、歸來、八髎穴和三陰☆禁☆交。 只要堅持艾灸, 治療婦科疾病或輸卵管疾病, 應該會有很好的效果。
主穴:腎俞、命門、關元、神闕、子宮、三陰☆禁☆交
配穴:中級、歸來、八髎,足三裡
試試艾灸吧,相信奇跡也會出現在你們身上!
穴位位置:
腎俞穴
位置:第二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
Advertisiment
主治:補益腦髓, 強壯腰腎, 止咳定喘, 聰耳明目。 適用於腎虛腰痛、腰膝酸軟、耳鳴目眩、健忘失眠、陽痿 遺 精、月經不調、神經衰弱、男子不育、女子不孕、肺心病氣喘、腎不納氣、小兒發育不良、諸虛百損等病症。 有全身強壯作用, 對腎虛、腎炎有一定的作用。
感覺:局部按壓有酸痛的感覺, 用力不可過大, 時間可稍長一些。
命門穴
位置:第二腰椎棘突下。
主治:補腎壯陽, 培元固本, 強壯腰脊。 適用於腎虛腰脊疼痛、精虧腦鳴、陽痿、閉經、尿頻、腹瀉、肢冷、神經衰弱等病症, 有補陽的作用。
感覺:局部按壓有脹感。
關元穴位置:腹正中線, 肚臍下3寸處。
主治:溫腎減陽, 回陽固脫, 增補元氣, 通調沖任。 適用於虛症、神疲乏力、元氣不足、性功能低下、腹瀉腸鳴、遺精、陽痿、小便頻數、月經不調、痛經、帶下、不孕及慢性病的恢復,
Advertisiment
神闕穴
位置:位於臍窩正中。
中極穴
位置:體前正中線, 臍下4寸。
足三裡穴
位置:外膝眼下三寸, 脛骨外側約一橫指處
三陰☆禁☆交穴
位置:在內踝尖直上三寸, 脛骨後緣。
子宮穴
在臍下4寸, 旁開3寸處取穴。
主治病症子宮下垂, 月經不調, 痛經, 功能性子宮出血, 子宮內膜炎, 不孕症等。
歸來穴
在下腹部, 當臍中下4寸, 距前正中線2寸。
八髎穴
位置:骶椎。 又稱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 左右共八個穴位, 分別在第一、二、三、四骶後孔中, 合稱“八穴”。
主治:腰骶部疾病、下腰痛、坐骨神經痛、下肢痿痹、小便不利、月經不調、小腹脹痛、盆腔炎等病症。
感覺:局部按壓有酸脹感,
Advertisiment
八髎就是八個穴位: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各一對, 所以叫做“八髎”。 這是一個區域, 也就是盆腔所在之處, 鄰近胞宮。 這個區域的皮肉, 應該是很鬆軟, 能捏起來的, 如果不鬆軟, 說明經絡肌膚之間有粘連, 這種粘連, 正是體內尤其是胞宮有毛病的外在表現, 而婦科的一切疾病, 都與胞宮緊密相連。 在八髎區域進行提捏、推拿、按揉、拔罐或艾灸, 正是從外而內調理胞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