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不少准爸媽在進行胎教時使用了錯誤方法

准父母最開心的事情莫過於期待著孩子的降臨了, 在這期間, 會把所有的經歷都用在了胎教上。 但是, 不少准爸媽在進行胎教時使用了錯誤方法。 下面, 豆豆媽(親子特邀資深媽媽)將為您一一指正。

經過音樂胎教後, 小鳳的孩子雖然聰明活潑, 但是精力過盛, 總是不愛睡覺。 豆豆媽在詢問之後, 得知小鳳雖然孕期工作較忙, 但還是不願放棄胎教的機會。 所以每日都抽空將胎教器放在肚子上。 有時小鳳因疲勞很快睡著了, 胎教器還在不斷刺激著胎兒, 這很難保證定時定量。 這些操之過急的作法, 有可能干擾胎兒的生物鐘。

Advertisiment

如此看來, 對待胎教不能太過殷切的, 只要順其自然就好。 那麼, 什麼樣的胎教心態才是有益的呢?在進行胎教時要避開哪些誤區呢?下面, 豆豆媽將為您詳細講解。

一、端正胎教心態

1、科學的態度、正確的目的

胎教是為了使每個普通的孩子通過培訓, 心身發育更健康、更聰明, 提高其綜合素質水準。 而不該象某些宣傳誤導的那樣, 是為了培養天才、神童。 天才在人群中畢竟是少數。 而胎教的主要目的是讓孩子的大腦、神經系統及各種感覺機能、運動機能發展更健全完善, 為生後接受各種刺激、訓練打好基礎, 使孩子對未來的自然與社會環境具有更強的適應能力。

2、必要的知識、冷靜的頭腦

現在準備養育孩子的父母常感困惑——社會上種類繁多的“方案”不斷描述著照此培養出的孩子如何“超常”“早慧”,

Advertisiment
使年輕的父母們不忍心讓自己的孩子落伍, 也紛解囊參加培訓或購買“方案”。 其實這些“方案”中有一些就是打著“科學”“專家”的旗號在誤導母們、有的指導思想就是遺傳決定論, 有的明顯違背兒童發展的自然過程、有的只是為了經濟目的。 因此建議父母在準備懷孩子之前, 應從正規的專業單位及管道學習一些有關兒童發展方面的知識, 包括孕期心理衛生、兒童心理與教育學及胎教早教的有關常識。 這能使自己做到心中有數, 保持冷靜的頭腦, 善於識別和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

二、避開胎教誤區

1、拍打“胎教”

有人建議, 當胎兒踢肚子時,

Advertisiment
母親可輕輕拍打被踢部位, 然後再等第二次踢肚。 胎兒再踢, 母親就再拍打。 每天早晚兩次, 每次3~5分鐘。 據說, 生下來的寶寶在聽、說和使用語言方面都能獲得最高分, 有助於孩子的智力發展。

豆豆媽告訴你真相:從剛生下來寶寶的生活狀態我們就可以瞭解到, 小寶寶除了要吃東西填飽肚子睜開眼外, 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睡眠中度過, 就連大小便他也可以閉著眼完成。 對新生的寶寶你會早晚兩次每次3~5分鐘地去拍打他嗎?而且, 當他還在腹中的時候, 胎動並不是閑來無事在和你做遊戲, 他可能是伸個懶腰, 或換個睡姿。 你對他的拍打很容易引起他的煩躁不安, 這並不能起到胎教的作用。

2、胎教音樂越大聲越好

Advertisiment

許多孕媽媽進行胎教時, 卻是直接把答錄機、收音機等放在肚皮上, 讓胎寶寶自己聽音樂。 這是不正確的。 在現實生活中, 有不少孕媽媽, 把“胎教音樂”當作培養“神童”的智力胎教法寶, 這是一種認識誤區, 特別是不合格的胎教音樂磁帶, 將會給母腹中的小寶寶造成一生無法挽回的聽力損害, 應引起准媽媽們的警省。

豆豆媽告訴你真相:胎寶寶在母親肚子裡長到4個月大時就有了聽力, 長到6個月時, 胎寶寶的聽力就發育得接近成人了。 這時進行胎教, 確實能刺激胎寶寶的聽覺器官成長, 促進孩子大腦發育。 正確的音樂胎教方式應該是孕媽媽經常聽音樂, 間接讓胎寶寶聽音樂。 此時胎寶寶的耳蝸雖說發育趨於成熟, 但還是很稚嫩,

Advertisiment
尤其是內耳基底膜上面的短纖維極為嬌嫩, 如果受到高頻聲音的刺激, 很容易遭到不可逆性損傷。

因此, 進行音樂胎教時傳聲器最好離肚皮2釐米左右, 不要直接放在肚皮上;音訊應該保持在2000赫茲以下, 雜訊不要超過85分貝。 另外對孕媽媽來說, 最好不要聽搖滾樂, 也不要聽一些低沉的音樂, 多聽一些優美舒緩的音樂, 對孕媽媽、對胎寶寶才都有好處。

3、所有世界名曲合適胎教

都說經過胎教的嬰兒特別聰明, 但具體該怎麼教, 沒有人能說得明白, 許多准媽媽都知道給胎兒聽世界名曲是一種不錯的方法, 早在懷孕初期就買來了專為嬰兒準備的胎教答錄機和各種世界名曲, 每天一有時間就把答錄機放在肚子上讓胎兒聽。 大部分的准媽媽們都知道胎教的益處,但卻不知道正確的方法,因此在進行胎教時多是採取最常見的一種做法,就是聽世界名曲。

豆豆媽告訴你真相:經過科學驗證,正確的胎教對於胎兒的神經等系統發育有著極大的益處,這樣的寶寶十分聰明。給胎兒聽音樂的做法是有可取性的,音樂對於胎兒的成長有好處,但是人們不管是什麼音樂全部都拿來聽,有些人還長時間地把專用的胎教機放在肚子上,讓胎兒聽,認為這樣做就是最好的胎教了,其實不然。首先胎教要定時、定點,每天孕婦可以設定半個小時的時間來聽音樂,時間不宜過長。其次在選擇音樂時要有講究,不是所有世界名曲都適合進行胎教的,最好要聽一些舒緩、歡快、明朗的樂曲,而且要因時、因人而選曲。在懷孕早期,妊娠反應嚴重,可以選擇優雅的輕音樂;在懷孕中期,聽歡快、明朗的音樂比較好。

4、胎教可以隨時隨地進行

胎兒絕大部分在睡眠中度過,因此為了盡可能不打攪寶寶的睡眠,胎教的實施要遵循胎兒生理和心理發展的規律,不能隨意進行。

豆豆媽告訴你真相:首先,胎教要適時適量。要觀察瞭解胎兒的活動規律,一定要選擇胎兒覺醒時進行胎教,且每次不超過20分鐘。其次,胎教要有規律性。每天要定時進行胎教,讓胎兒養成規律生活的習慣,同時也利於出生後再認,為其它認知能力的發展奠定基礎。第三,胎教要有情感交融。在施教過程中,母親應注意力集中,完全投入,與胎兒共同體驗,建立起最初的親子關係。

良好的環境對寶寶的生長比外界的刺激更有利於胎兒的生長發育。而對於胎兒而言,良好的環境就是媽媽心情愉快,營養充足,那對寶寶而言就是最原生態,最有力的胎教。

5、胎教越早開始越好

有的夫妻當知道自己即將做父母後,立刻就說要為寶寶做胎教,但其實這麼早做胎教不僅沒有作用,而且可能會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

豆豆媽告訴你真相:大腦、神經系統和感官的活動是心理活動的基礎,生理發展直接影響並制約著胎兒心理發生發展的過程。科學研究表明,胎兒6、7個月時腦的基本結構才能具備,到胎兒8個月時才呈現出與新生兒相同的腦電圖,大腦皮層區域才有了各自特殊的功能,指揮胎兒聽、嗅、發音等器官的活動,並具有連續性和初步的節律性,使得對胎兒實施相應的有規律的教育成為可能。據胎兒研究工作者研究證實,胎兒末期(8個月左右)就已有了聽覺記憶。所以,胎教的最好時間應選在胎兒8個月(孕32周)以後。

胎兒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睡眠中度過,而睡眠也是讓胎兒迅速生長發育的方式,准父母們在寶寶還沒有足夠的認知、記憶能力的時候就進行胎教,既沒有意義,更可能騷擾到胎兒睡眠,也影響到他們的生長發育。

6、音樂“胎教”

在一些“胎教”課上,你肯定這樣地記錄著:懷孕5個月時進行音樂胎教。每次5~12分鐘,6個月後,每次20分鐘,一天1~2次。連音箱擺放的位置都有講究,放在1米左右處,揚聲器對著腹部,分貝在65~75。不僅胎兒聽,准媽媽也得精神集中,一起投入。

豆豆媽告訴你真相:用聲音來刺激胎兒,無非是想對其生長發育產生積極影響。而實際得到的結果是胎兒的聽力閾值下降了。音樂通過母體的傳遞,被胎兒的聽覺神經感受到時已不再是原有意義上的和諧的旋律與節奏,而只是一個單純的物理聲波,是有害的雜訊,它有可能對胎兒造成易干擾和易激惹性。

也就是說,本來給胎兒一定音量的聲音才能引起他的反應,而現在,一個比原來音量還要低的聲音就能引起他的反應,表面上看起來,胎兒變得伶俐了,但實際上,是胎兒得不到安靜的環境,神經變得緊張了。

大部分的准媽媽們都知道胎教的益處,但卻不知道正確的方法,因此在進行胎教時多是採取最常見的一種做法,就是聽世界名曲。

豆豆媽告訴你真相:經過科學驗證,正確的胎教對於胎兒的神經等系統發育有著極大的益處,這樣的寶寶十分聰明。給胎兒聽音樂的做法是有可取性的,音樂對於胎兒的成長有好處,但是人們不管是什麼音樂全部都拿來聽,有些人還長時間地把專用的胎教機放在肚子上,讓胎兒聽,認為這樣做就是最好的胎教了,其實不然。首先胎教要定時、定點,每天孕婦可以設定半個小時的時間來聽音樂,時間不宜過長。其次在選擇音樂時要有講究,不是所有世界名曲都適合進行胎教的,最好要聽一些舒緩、歡快、明朗的樂曲,而且要因時、因人而選曲。在懷孕早期,妊娠反應嚴重,可以選擇優雅的輕音樂;在懷孕中期,聽歡快、明朗的音樂比較好。

4、胎教可以隨時隨地進行

胎兒絕大部分在睡眠中度過,因此為了盡可能不打攪寶寶的睡眠,胎教的實施要遵循胎兒生理和心理發展的規律,不能隨意進行。

豆豆媽告訴你真相:首先,胎教要適時適量。要觀察瞭解胎兒的活動規律,一定要選擇胎兒覺醒時進行胎教,且每次不超過20分鐘。其次,胎教要有規律性。每天要定時進行胎教,讓胎兒養成規律生活的習慣,同時也利於出生後再認,為其它認知能力的發展奠定基礎。第三,胎教要有情感交融。在施教過程中,母親應注意力集中,完全投入,與胎兒共同體驗,建立起最初的親子關係。

良好的環境對寶寶的生長比外界的刺激更有利於胎兒的生長發育。而對於胎兒而言,良好的環境就是媽媽心情愉快,營養充足,那對寶寶而言就是最原生態,最有力的胎教。

5、胎教越早開始越好

有的夫妻當知道自己即將做父母後,立刻就說要為寶寶做胎教,但其實這麼早做胎教不僅沒有作用,而且可能會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

豆豆媽告訴你真相:大腦、神經系統和感官的活動是心理活動的基礎,生理發展直接影響並制約著胎兒心理發生發展的過程。科學研究表明,胎兒6、7個月時腦的基本結構才能具備,到胎兒8個月時才呈現出與新生兒相同的腦電圖,大腦皮層區域才有了各自特殊的功能,指揮胎兒聽、嗅、發音等器官的活動,並具有連續性和初步的節律性,使得對胎兒實施相應的有規律的教育成為可能。據胎兒研究工作者研究證實,胎兒末期(8個月左右)就已有了聽覺記憶。所以,胎教的最好時間應選在胎兒8個月(孕32周)以後。

胎兒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睡眠中度過,而睡眠也是讓胎兒迅速生長發育的方式,准父母們在寶寶還沒有足夠的認知、記憶能力的時候就進行胎教,既沒有意義,更可能騷擾到胎兒睡眠,也影響到他們的生長發育。

6、音樂“胎教”

在一些“胎教”課上,你肯定這樣地記錄著:懷孕5個月時進行音樂胎教。每次5~12分鐘,6個月後,每次20分鐘,一天1~2次。連音箱擺放的位置都有講究,放在1米左右處,揚聲器對著腹部,分貝在65~75。不僅胎兒聽,准媽媽也得精神集中,一起投入。

豆豆媽告訴你真相:用聲音來刺激胎兒,無非是想對其生長發育產生積極影響。而實際得到的結果是胎兒的聽力閾值下降了。音樂通過母體的傳遞,被胎兒的聽覺神經感受到時已不再是原有意義上的和諧的旋律與節奏,而只是一個單純的物理聲波,是有害的雜訊,它有可能對胎兒造成易干擾和易激惹性。

也就是說,本來給胎兒一定音量的聲音才能引起他的反應,而現在,一個比原來音量還要低的聲音就能引起他的反應,表面上看起來,胎兒變得伶俐了,但實際上,是胎兒得不到安靜的環境,神經變得緊張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