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不應輕易給孩子下斷語

一些文化素質不高的家長盲目地相信民間流傳的、但未被科學證實的教子俗語。 如“打是疼、罵是愛、不打不疼那是害”、“三歲看小, 七歲看老”等等。
這些家長發現孩子三五歲時有不聰明的表現, 六七歲有愚笨的舉止, 便斷言:“你這孩子完了, 不會有出息了。 ”然後對孩子的愛驟然下降, 非打則罵, 孩子皮肉的傷痛能很快恢復, 而受傷的心靈可能一輩子也難以癒合。 小孩子是靠大人的評斷來認識自己的, 如果孩子忽然發現自己在家長的眼裡是那樣的不堪造就的, 其心理是難以承受這種致命打擊的。 日後極有可能以心灰意冷的態度對待學業、對待生活。

Advertisiment
本來完全有可能成為人才的人, 卻在少兒時代就凋謝了。
不少孩子後來學業不佳, 工作生活能力差, 精神委靡不振, 這跟他們的童心曾受到過深刻的傷害有密切的關係。 一個人最重要、最寶貴的東西就是自尊心和自信心, 這是人的精神支柱。 一旦這個支柱不存在了, 人的精神生活也就結束了。
因此, 家長千萬不要輕易地給孩子下斷語。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