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不打不罵給娃立規矩!用狠心和耐心輕鬆搞定熊孩子

不打不罵給娃立規矩:用你的狠心和耐心輕鬆管教, 孩子大發脾氣, 亂扔東西, 搶別人玩具, 愛使小性子, 毫無節制地看動畫片, 一整天都在玩手機……

這是很多媽媽近來在後臺提問最多的問題, 其實, 所有這些問題的根源都在於帶孩子的人沒有狠不下心來或者沒有足夠的耐心!

對於家有熊孩子的我來說, 肯定知道小搗蛋鬼到底有多氣人。

何況涵涵剛剛經歷過可怕的兩歲, 在最初我也曾犯過錯誤, 束手無措過, 後來看了很多育兒書, 又著重學習了兒童心理學, 才漸漸明白孩子那些不可理喻的行為背後,

Advertisiment
到底隱藏著怎樣的深層原因。

當我從困頓之中走出來時, 才發現:教養孩子光有方法還是不夠的, 真正實施起來沒有耐心和狠心的話, 那所有的方法都不合適!

在美國的法律中是不允許打孩子的, 所以美國的父母都有兩樣法寶:“Time Out”和“Time Limit”, 也就是“獨處”和“限時”。

聽起來會比較抽象, 那我們結合具體事例來闡述下它的有效之處!

關於看動畫片或玩手機時間太長問題:

涵涵是兩歲半之後才開始看動畫片的, 第一次看動畫片她就迷上了《愛探險的朵拉》, 剛開始看到規定時間時, 我要關掉, 她就會哭鬧。 我就採取斷網措施, 可是我覺得這個方法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於是我想到了“Time Limit”對!限時!

在她央求我給她打開動畫片時, 我就給她講好,

Advertisiment
這次只准看一集, 到時間我就會關掉好不好?她肯定是回答好的!但是到時間就哭著不同意了!

沒辦法, 再哭再鬧, 我都會關掉, 若是狠不下心來, 那所謂的“限時”根本就毫無意義。

當然在看電視之餘還得配合相關書籍引導, 比如《電視只看一小會兒》這種講保護視力的書, 告訴她為什麼不能長時間看電視, 圖文並茂的危害展現在她眼前時, 她就能更深刻地認識到問題所在了!有了正確的認知, 她就不再會犯類似錯誤!

現在每當時間一到, 她自己就會說:“媽媽, 我看完了, 你關掉吧!我可不想戴個大瓶底!”不過這樣主動的時候很少, 畢竟孩子還小, 需要我們監督, 但是好在她不再哭鬧!

心得體會

所以, 當孩子用哭鬧來試探你的底線時,

Advertisiment
你一定要狠下心來, 讓他知道你的底線。

既然規定了十分鐘或者五分鐘之後, 不能再看, 那就一定要遵守規定, 不能只打雷不下雨, 那就變成威脅了, 這樣威脅久了, 孩子就知道根本不用理會你的規定了!

發脾氣, 扔東西, 搶玩具, 打人等問題:

有一次吃飯的時候, 涵涵不願意穿罩衣, 但是她卻用摔碗來反抗。

我直接把她抱到臥室, 關上了門, 她大哭了兩分鐘, 我開開門問她:“你知道錯了嗎?”她倒是很明白地答道:“媽媽我以後不摔碗了!”

其實我採用的是計時隔離, 即“Time Out”。 但是我卻用錯了!

因為晚上躺在床上, 我問涵涵:“媽媽把你關在臥室你害怕不害怕?”

她答:“害怕!”

我心裡狠狠地抽了一下, 但還是平靜地問:“害怕什麼呢?”

她說:“大蟲子!”

Advertisiment

我忘記計時隔離其中有一條是要把孩子隔離到父母的視線之內, 防止孩子心生恐懼, 不然非但達不到效果, 還容易對身心產生不良影響。

我自以為臥室是她很熟悉的環境, 應該不會恐懼, 卻忘記了曾經的一隻小蟲子嚇到了膽小的她, 原來不同的孩子需要不同地對待, 這就是考驗我們做父母的細心程度了!

再後來計時隔離就換成了我們看得見的地方, 給她坐在自己小板凳上, 面壁2-3分鐘。

當然一開始她是不願意坐到規定時間的, 那就每次離開凳子, 重新計時, 哭也沒用!

她一遍遍地離開凳子, 我就一遍遍地將其抱在凳子上。 她試探到你的底線了, 就會乖乖地接受“懲罰”!

計時隔離的首要前提是家長的情緒始終平和,

Advertisiment
不論隔離前警告期還是隔離後分析問題期, 都不能暴怒, 你的目的是讓孩子認識到錯誤並改正掉!

而發脾氣不但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反而讓孩子產生抵觸心理, 或者讓他以為發脾氣可以解決所有問題, 家長切記不要“以暴制暴”, 孩子就不會效仿你用暴力解決問題。

另外, 計時隔離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 比如孩子不願意坐在你規定的地方, 那你不能因為沒耐心, 不與之“糾纏到底”, 讓你所謂的“懲罰”達不到良好的效果!

而且計時隔離也不能總是反復使用, 不然孩子會覺得反正是在凳子上或者媽媽指定的地方待上一會兒就可以了, 他把你的懲罰手段, 當成例行公事了。

心得體會

所以在進行計時隔離前你可以警告他, 若是再犯,那就立馬執行,並且在計時隔離後要把孩子抱起來,耐心分析他錯在哪裡?

不能讓他覺得媽媽是隨便懲罰他的,而是要讓他真正意識到錯誤所在,因有了正確的認知,而不再犯類似錯誤。

因此,當你有了正確的育兒方法時,一定還需要足夠的耐心和狠心,不然再完美的方法都解決不了你遇到的問題!

知道讓孩子獨立吃飯更有利,但是因為沒有耐心覺得孩子吃飯慢,一次次忍不住又喂了他,每次都說最後一次喂了!

知道孩子玩手機太長不好,但是因為面對哭鬧狠不下心,一次次地說最後十分鐘!

知道孩子刁蠻任性脾氣不好,想採用冷處理或者計時隔離,一次次地因為哭鬧和沒有繼續下去的耐心而終止……

所以有時你需要的不是方法,而是狠心和耐心!

若是再犯,那就立馬執行,並且在計時隔離後要把孩子抱起來,耐心分析他錯在哪裡?

不能讓他覺得媽媽是隨便懲罰他的,而是要讓他真正意識到錯誤所在,因有了正確的認知,而不再犯類似錯誤。

因此,當你有了正確的育兒方法時,一定還需要足夠的耐心和狠心,不然再完美的方法都解決不了你遇到的問題!

知道讓孩子獨立吃飯更有利,但是因為沒有耐心覺得孩子吃飯慢,一次次忍不住又喂了他,每次都說最後一次喂了!

知道孩子玩手機太長不好,但是因為面對哭鬧狠不下心,一次次地說最後十分鐘!

知道孩子刁蠻任性脾氣不好,想採用冷處理或者計時隔離,一次次地因為哭鬧和沒有繼續下去的耐心而終止……

所以有時你需要的不是方法,而是狠心和耐心!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