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孕期>正文

不接受出生前診斷的高齡孕婦沒有責任?

有的人將出生前檢查視為"繁瑣的檢查"。 幾乎所有人都會在懷孕期間擔心"要是生個障礙兒, 該如何是好", 都希望自己能擁有克服內心不安、接受孩子的一切的強大心理。 在這時, 有人就會從側面提醒你:"你能撫養障礙兒嗎?不能撫養吧?如果不能, 就應做這項檢查。 ”

在我採訪的高齡孕婦中, 以不做檢查的居多。 當我問她們"是否已做好不論什麼孩子都會好好撫養的準備"時, 幾乎所有人都回答說:"沒有這種精神準備。 ”接著我問:"那為什麼不做檢查呢?”有位女性想了想後告訴我:"可能是我想逃避吧!”

"如果結果是陽性,

Advertisiment
我就得決定是否生這個孩子。 這對我來說, 壓力太大了。 ”

還有一位孕婦, 45歲才懷孕, 非常重視這個來之不易的孩子。 由於一直忙著工作, 過了檢查期限才意識到沒做檢查。 既然已經過了期限, 她就做了一個"無論發生什麼都生下"的決定。 如此一來, 心情反而變得輕鬆不少。

Advertisiment

在我看來, 在努力培養孕婦和胎兒的親子關係的階段, "不考慮"出生前診斷也未嘗不可。 既然是自己用不上的技術, 為何不以超然的態度對待呢?

但是, 在卵子老化問題成為世人熱議話題之時分娩的M , 卻和我傾訴說:"現在不考慮異常問題的高齡孕婦過於樂觀了。 ”以41 歲的高齡分娩的M, 沒做過檢查, 但生了一個健康寶寶。 在她懷孕期間, 很多人都問她:"不做檢查沒問題嗎?”被問的次數一多, 她就意識到他們其實是想說"你不能生一個障礙兒"。

在她分娩後, 又有很多人對她說:"雖然沒做檢査, 但寶寶很健康。 ”聽到這話時, M心想:"要是我生了一個患有染色體異常的孩子, 你們又會怎麼說呢!你們會說, 要是做檢查就好了,

Advertisiment
怎麼沒做呢?”

"我並沒有做好接受障礙兒的準備。 之所以沒做檢査, 是因為懷孕後我很高興, 就想安安心心地等到分娩。 ”

這是^的第二次分娩。 她告訴我, 這次懷孕距上次分娩已時隔9 年, 全家都萬分期待二寶的降臨。

"我當時的想法是, 如果能懷上, 就想再要一個。 因為並不能百分百保證生出的孩子沒有染色體異常等問題, 所以我對懷孕本身充滿恐懼。 我害怕的是, 被親戚以及社會責備。 怕他們會對我說有能判斷染色體異常的檢查卻不做, 年齡這麼大卻沒有責任感。 如果真出什麼意外, 難道你想讓孩子依靠社會福利生活嗎。 ”

聽完M的這一席話, 我突然意識到, 當今社會已完全把"胎教"拋至九霄雲外。 日本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裡,

Advertisiment
一直強調"孕婦保持平穩的心態有利於胎兒健康"。 女性在懷孕後會讓支配感性行動的右腦處於優勢地位, 並主動尋求可以自然放鬆的時間。 這大概是女性榮升為母親後的生理變化吧!但是, 現代只有年輕人才會被囑咐"胎教很重要", 因為高齡孕婦的大腦已被孩子是否有缺陷、是否需要做人工流產等煩心的事占滿。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