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 孩子的每個“不良”行為背後都有成長的痕跡在, 夜啼、認生、哭鬧、脾氣大, 黏人......寶寶的這些行為無不讓媽媽們感到頭疼:為什麼孩子這麼的不讓我省心呢?所有的孩子都這樣嗎?其實,
Advertisiment
夜啼是寶寶神經系統發育的必進過程;認生, 說明在他的意識裡, 你是他很重要的人, 能帶給他安全感;跟屁蟲, 同樣說明寶寶需要你;發脾氣, 這是他開始有自我意識的的表現,
Advertisiment
寶寶的發育階段呈階梯狀, 一段前進後會有一段停滯, 然後再進一步。 0—3歲是嬰幼兒大腦發育迅速的時期, 一直呈現上樓梯的狀態, 當寶寶無故出現發脾氣或鬧情緒的現象時, 可以看作是大腦發育的證據, 是必進階段, 不必過於糾結。
Advertisiment
日本一位學者提出了羊水像媽媽, 子宮像爸爸的理論。 胎兒在媽媽的肚子裡, 一直被羊水包圍著, 胎寶寶一動, 羊水就跟著波動, 好像對寶寶舉動的回應, 出生後, 寶寶依然希望從媽媽那裡得到這樣的關注, 這就是媽媽的作用。 子宮包裹著羊水, 給胎寶寶提供安全的生長環境, 同時給羊水以支撐, 這代表著爸爸的作用。 良好的親子關係就應該是這樣, 二者相互依靠、彼此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