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位朋友, 這輩子對父親最多的評價就是“瞧不上”!因為她父親幾十年不工作、在家還頤指氣使。 她成年後工作、婚姻總是不順, 因為“後方”的老爹, 冷不丁會作出點事兒來!她常恨恨地說:如果母親離婚, 拋棄“渣男”, 她們的生活會好很多。
父親節到了, 大多數的父親都值得子女感恩, 無論貧窮還是富有。 但是, 在一個上升通道“困難重重”的社會, 不得不說, 有個“好爹”真的蠻重要!
好爹是個什麼標準呢?在我看來, 至少得是“四有”:有學識、有愛心、有格局, 最後還有一條世俗的——有錢!
有位有學識的父親很重要
關於學識這點,
Advertisiment
前段時間朋友在群裡求助:“數學題咋解?”一群媽媽討論了半天沒看出所以然。 後面來了位學霸“的”媽媽說:“別急, 我來!”果然, 三分鐘後答案出來了!
大家紛紛側目:牛逼!難怪能培養出學霸女兒!結果, 寶媽說:“那個, 那個, 不是我做的, 是孩子她爹解的!”
瞧, 找個博士老公, 關鍵時刻多靠譜!培養出學霸的幾率也高得多!(絕對比小天才管用:有了爸爸, 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的學習!)
當然, 這條要實現比較難。
首先, 不是每個爹都是學霸(很多是學渣)!其次, 不是每個學霸爹都有耐心慢慢教你, 譬如我小時候, 就經常被學霸老爹鄙視:“你被你媽嚴重拖了智商後腿……”
不管怎麼說, 高學歷的父親,
Advertisiment
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有裨益的。
如果達不到, 那就拼第二點——
做個有愛心的父親
培養出什麼的孩子, 就知道他們有什麼樣的父親。
幾年前, 許鞍華導演了一部著名的文藝片《黃金時代》。 這部電影一上映就充滿爭議, 倒不是電影怎樣, 而是湯唯飾演的女主角——蕭紅。
稍微喜歡八卦一點民國名人掌故的人, 都知道蕭紅那些曲折婉轉又粘稠的感情故事:游走于一眾男人中, 與不同的男人同居、懷孕、勾搭有婦之夫……(典型的不良少女)
同時代的林徽因, 也同樣被“一眾男人”圍繞。 在她家客廳的著名沙龍裡, 任何談笑有鴻儒的對話, 她都是當仁不讓的主角。
同樣才情非凡的女子, 一個自信、淵博, 不需要借助任何一個男人的光環,
Advertisiment
天壤之別!
有人說, 蕭紅是“逃不出的命運”, 因為一開始的家庭教育, 就註定了她是個悲劇。
蕭紅的父親, 是當地的官員, 雖比不得林家大富之家, 衣食無憂也是有的。 但“父親”于她而言, 僅限於幫她包辦婚姻;在《呼蘭河傳》裡, 日日陪伴她在後花園玩耍的是祖父而不是父親。 她說父親冷漠無情、所以時時要逃離那個“封建家庭”。
林徽因的父親, 北洋政府高官, 早年留學日本。 他一向以女兒為傲, 他對徐志摩說:“做一個天才女兒的父親, 不是容易享的福, 你得放低你天倫的輩分, 先求做到友誼的瞭解。 ”他也為孩子“包辦婚姻”, 對方還是大名鼎鼎的梁啟超家公子, 但他做的只是“看好一個人,
Advertisiment
後來父親去世, 家中經濟支柱垮了, 林徽因也活出了自己的精彩, 那是源於早年良好的教養, 她對自己有一份約束;對責任、擔當有更深的理解。 反觀蕭紅, 在逃離了“封建家庭”後, 抽煙、揮霍;最終貧病交加、英年早逝。
所以, 別扯什麼“窮養”、“富養”, 一個充滿愛的家庭、一個與孩子亦師亦友的父親, 才是最好的滋養。
都打著愛孩子的名義,
為什麼有的孩子能功成名就,
有的卻如扶不起的阿斗?
這就涉及到第三點——
有位有格局的父親很重要
在民國大家中, 梁啟超教育子女可謂“出色至極”, 九子皆才俊。 另一位大家胡適, 就沒那麼幸運了, 兩子取得的成績, 與“名父之子”的身份實不相稱。
胡適原本對長子胡祖望的期望原本是很高的,
Advertisiment
看兩人的家書, 也能發現兩者的“格局”、對孩子的期望大為不同。
胡適給孩子寫信是這樣說的:
“祖望:你還不寫信來給我, 快寫信來, 你好好的讀書, 不聽話我回來要打你呢。 ”
“你的成績有八個“4”, 這是最壞的成績。 你不覺得可恥嗎?你在學校裡幹的什麼事?你這樣的功課還不要補課嗎?”
“我那一天趕到學堂裡來警告你, 叫你用功做功課。 你記得嗎?你這樣不用功, 這樣不肯聽話, 不必去外國丟我的臉了。 ”
反觀梁啟超, 在孩子學習上,從來沒有“功利”過。
他對孩子學習的要求是“莫問收穫,但問耕耘”。
他說:“盡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裡是哪裡,如此則可以無入而不自得,而於社會亦總有多少貢獻。”
他覺得成為一個有責任的國民,比學習成績重要多了。
“總要在社會上常常盡力,才不愧為我之愛兒”。“我常說天下事業無所謂大小,士大夫救濟天下和農夫善治其十畝之田所成就一樣。只要在自己責任內,盡自己力量去做,便是第一等人物……便是天地間堂堂地一個人。”
他勸孩子時刻保持樂觀心,不要被失敗打倒:
“宇宙和人生是永遠不會圓滿的……‘仁者’看透這種道理,信得過只有不做事才算失敗,凡做事便不會失敗。”
一位趕鴨子上架,和現在望子成龍的父母如出一轍,各種威逼利誘;而另一位看似很溫和,實則諄諄善誘。高下立分。
外在條件相同,同樣是“名父”,但在教育孩子上,胡適的“格局”要比梁啟超落後N個檔次。
最後再說一點——
有位有錢的父親非常、非常、重要!
這是個很殘酷、也很現實的問題。之所以把“有錢”放在最後,是因為其他的條件可以讓您成為一個善良、正義、樂觀……的有為青年,但若想獲得世俗認可的“成功”,爸爸有錢不是唯一條件,卻是“重要條件”。
就譬如上面的幾位,林徽因的成就,和她年幼時不帶功利的國外遊學分不開,因為“老爹有錢”!
梁家兄妹各個成才,與他們從小上名校分不開,因為“老爹有錢”!梁啟超說自己“月入萬金不難”,而當時偉大領袖毛主席在北大當圖書管理員,月入才8元!
所以,不論將來成就,就單單教育上,“老爹有錢”與“老爹沒錢”就是兩個層級。
即便如今,想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好學校,不外乎這樣幾種途徑:買學區房就近劃片上學;拼成績參加名校選拔;托關係走後門進名校……無論哪一種途徑,歸結起來,就四個字:“拼娃”“拼爹”!
就拼娃這條,為了讓娃360度無死角全面發展,各類英語、舞蹈、繪畫……課外培訓班都少不了,說到底,還得老爹的荷包做後盾!
更別說,在高房價的壓迫下,有錢的爹能一甩幾百萬:“孩子,找工作挑自己感興趣的、找物件別管經濟條件挑自己愛的……”相比之下,原生家庭條件差的,只能屈從于各種現實。
我聽過最心酸的“愛”,是一位父親對女兒說:“嫁人就等於第二次投胎,所以一定要找個條件好的!”女兒一輩子的幸福、甚至老兩口未來的養老都只能指望女兒“嫁個好人家”!
現實就是這麼殘酷:沒有優渥的家庭條件支持,什麼真愛、興趣,都是浮雲!你想與別人一起平等的喝咖啡,就得多奮鬥18年!
好吧,不多說了,看看存款,我已經準備關掉風扇。給娃掙錢,才是當務之急!
在孩子學習上,從來沒有“功利”過。他對孩子學習的要求是“莫問收穫,但問耕耘”。
他說:“盡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裡是哪裡,如此則可以無入而不自得,而於社會亦總有多少貢獻。”
他覺得成為一個有責任的國民,比學習成績重要多了。
“總要在社會上常常盡力,才不愧為我之愛兒”。“我常說天下事業無所謂大小,士大夫救濟天下和農夫善治其十畝之田所成就一樣。只要在自己責任內,盡自己力量去做,便是第一等人物……便是天地間堂堂地一個人。”
他勸孩子時刻保持樂觀心,不要被失敗打倒:
“宇宙和人生是永遠不會圓滿的……‘仁者’看透這種道理,信得過只有不做事才算失敗,凡做事便不會失敗。”
一位趕鴨子上架,和現在望子成龍的父母如出一轍,各種威逼利誘;而另一位看似很溫和,實則諄諄善誘。高下立分。
外在條件相同,同樣是“名父”,但在教育孩子上,胡適的“格局”要比梁啟超落後N個檔次。
最後再說一點——
有位有錢的父親非常、非常、重要!
這是個很殘酷、也很現實的問題。之所以把“有錢”放在最後,是因為其他的條件可以讓您成為一個善良、正義、樂觀……的有為青年,但若想獲得世俗認可的“成功”,爸爸有錢不是唯一條件,卻是“重要條件”。
就譬如上面的幾位,林徽因的成就,和她年幼時不帶功利的國外遊學分不開,因為“老爹有錢”!
梁家兄妹各個成才,與他們從小上名校分不開,因為“老爹有錢”!梁啟超說自己“月入萬金不難”,而當時偉大領袖毛主席在北大當圖書管理員,月入才8元!
所以,不論將來成就,就單單教育上,“老爹有錢”與“老爹沒錢”就是兩個層級。
即便如今,想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好學校,不外乎這樣幾種途徑:買學區房就近劃片上學;拼成績參加名校選拔;托關係走後門進名校……無論哪一種途徑,歸結起來,就四個字:“拼娃”“拼爹”!
就拼娃這條,為了讓娃360度無死角全面發展,各類英語、舞蹈、繪畫……課外培訓班都少不了,說到底,還得老爹的荷包做後盾!
更別說,在高房價的壓迫下,有錢的爹能一甩幾百萬:“孩子,找工作挑自己感興趣的、找物件別管經濟條件挑自己愛的……”相比之下,原生家庭條件差的,只能屈從于各種現實。
我聽過最心酸的“愛”,是一位父親對女兒說:“嫁人就等於第二次投胎,所以一定要找個條件好的!”女兒一輩子的幸福、甚至老兩口未來的養老都只能指望女兒“嫁個好人家”!
現實就是這麼殘酷:沒有優渥的家庭條件支持,什麼真愛、興趣,都是浮雲!你想與別人一起平等的喝咖啡,就得多奮鬥18年!
好吧,不多說了,看看存款,我已經準備關掉風扇。給娃掙錢,才是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