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淑敏: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考出好成績。 面對孩子的好成績, 再不苟言笑的父母也難掩心中的欣喜;面對孩子的糟糕的分數, 再灑脫的父母, 也難掩心中的憤懣。 一般家長都會圍繞孩子的分數批評、表揚他們。 這是合乎人之常情的, 但也不能走向絕對。 在分數的背後, 還含有更高深的學問, 值得我們深究、探討。
十幾年前, 我兒子的語文得了從未有過的78分, 這使我震怒極了:小學五年級的孩子就考出這樣的低分,
Advertisiment
我查看他的卷子, 想幫他找出應該吸取的教訓。 問題遠較我預想的複雜。 試卷有一大題是:小鳥病了, 貓化妝成醫生想去吃掉小鳥。 小鳥發現了貓露在白口罩邊的鬍子, 識破了貓的偽裝, 貓只得掃興而歸。 要求寫出這段文字的主題思想。 我那寶貝兒子寫的是:“要想達到目的, 應該努力把事情做得更仔細。 ”從試卷上劃破紙面的大紅“×”, 可以想見老師的惱怒。
“媽媽, 我錯了。 主題應該是不要被敵人的花言巧語所欺騙, 要善於識破敵人的偽裝……可我太喜歡貓了……”兒子低著頭說。
Advertisiment
看了這段文字, 聽了兒子的分辯, 我覺得, 事情並非如老師的標準答案那麼簡單。 在兒子的明顯的謬誤裡, 有一種難得的求異思維萌芽存在著, 這是需要肯定的。 因為世間萬物都有兩面性, 所以, 不能只抓其一, 不計其餘。 如果從貓的那一面去看問題呢?兒子的答案不無道理。 扼殺掉這種萌芽, 自然是很容易的, 再不允許他想入非非就是了。 但循規蹈矩的結果, 是在得到某些東西的同時, 也失去了一些東西, 也許, 還是更可貴的東西。
面對兒子的糟糕的分數, 我沒有火上澆油, 給他一頓痛批。 我小心翼翼地對他說:“我們分析一件事情要先把愛憎搞清楚。 貓要吃小鳥, 你還能為貓出主意想辦法嗎?”兒子沒有點頭,
Advertisiment
如果我局限于老師的分數批評、表揚孩子, 不做深入的分析、探究, 兒子的思維只會循規蹈矩地跟著老師的標準答案轉。 這種固執、僵化的思維方式, 面對複雜多變的社會現實是根本行不通的。 孩子進入社會, 不把方方面面的利弊考慮周全, 是會出大問題的。 所以, 我們家長不能唯老師的分數批評、表揚孩子。
Advertisiment
採訪感言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免不了會用表揚和批評。 表揚和批評是家長常用, 專家常講的問題。 專家為什麼會常講這個問題呢?因為這裡邊的學問很深,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心理傾向, 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社會背景和表現形態。
過去的家長一般很難表揚孩子, 即使是表揚, 也是正話反著說, 得先壓一壓孩子的得意勁兒, 讓他不敢翹尾巴了才說兩句表揚的話。
Advertisiment
現在可好, 家家戶戶都是獨生子女, 早已被慣壞了的孩子, 一句不中聽的話, 就可能跟家長鬧翻天。 所以, 面對當今的孩子, 表揚和批評就顯得那麼考究、那麼有學問了……
在眾多的研究表揚和批評的文章裡, 畢淑敏老師的這篇訪談, 算是比較獨樹一幟的:她站在孩子的角度, 非常注重維護孩子的自尊心, 非常注重表揚和批評的原則和尺度, 這對普通家長是很有啟發和教育意義的。
過去, 我們的表揚和批評, 常常不分場合,不講策略,不講原則,想怎麼說就怎麼說,想在哪兒說,就在哪兒說,完全沒有考慮孩子的心理感受,也不會考慮說了之後會有什麼後果。現在,讀了畢老師這篇訪談,我們應該意識到,過去的這種說話方式為什麼會錯,錯在哪裡。能在這方面有所反思,有所醒悟,對於孩子,對於我們家長都是幸事:孩子會少受一些誤傷,少受一些誤導,我們也能提高修養,提高認識,提高教育的效力。
常常不分場合,不講策略,不講原則,想怎麼說就怎麼說,想在哪兒說,就在哪兒說,完全沒有考慮孩子的心理感受,也不會考慮說了之後會有什麼後果。現在,讀了畢老師這篇訪談,我們應該意識到,過去的這種說話方式為什麼會錯,錯在哪裡。能在這方面有所反思,有所醒悟,對於孩子,對於我們家長都是幸事:孩子會少受一些誤傷,少受一些誤導,我們也能提高修養,提高認識,提高教育的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