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早教>正文

不能輕易向孩子說出的幾種謊言

在家長教育孩子的漫長過程中, 總免不了出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向孩子編造一些謊言, 以期達到嚇唬孩子、制止孩子、安撫孩子等目的。 的確, 為了滿足孩子天真、好奇的心理, 家長適時地、適當地向孩子說些謊言無可厚非, 但家長也應該清醒地意識到:孩子的觀察能力、認知能力、理解能力都處於形成和發展階段, 大人們對孩子隨意的一句話都可能成為影響他們這些能力的因素之一, 因此, 家長在編造謊言時, 一定要慎之又慎, 以免適得其反, 對孩子思想、心靈的健康成長造成傷害。

以下三種謊言時,

Advertisiment
是無論如何, 都不能說的。

第一、情感類謊言:

我們是否經常聽到一些家長這樣對孩子說:“再哭、再不聽話, 爸爸媽媽就丟了你, 不要你了”, 這話自然是假話, 父母自然不是真得要丟掉孩子, 但對於尚未完全判斷力的孩子來說, 這話就是真話, 那麼可想而知, 孩子聽到這些話會做何反應;

第二、嚇唬類謊言:

寶寶不聽話時, 一些家長會說些嚇唬類的話試圖制止寶寶, 如“你再不聽話, 壞蛋就會把你抓走”, 也許這話一出, 確實能令寶寶立馬安靜下來, 但它無形之中給寶寶造成的影響, 我們可知道?

第三、不科學的謊言:

孩子的世界總是好奇的、總是充滿了“為什麼”的, 他們提出的問題常常會讓家長摸不著頭腦, 但這些問題並非完全無厘頭的,

Advertisiment
因此, 家長也應該認真對待, 不可隨口亂答, 不可抱著敷衍了事的心態。

有些家長可能會問,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 我們免不了說謊, 有些確實是出於“善意”, 但有些謊言又根本不能編造, 那該如何是好?事實上, 善意的謊言就應該編造得科學、“美麗”。 “美麗的謊言”就可以蘊含在美麗的故事中, 所以, 家長們可以編些美麗的小故事, 將想告訴孩子的道理“藏”在其中, 這樣寓理於故事的形式再好不過, 孩子畢竟都是愛聽故事的, 他們的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也決定了他們更易於從故事中汲取道理、接受教導。

總結:孩子確實天真、“無知”, 但他們又是有一定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的, 如果家長編造過於離譜的謊言甚至是嚇唬類的、不科學的謊言,

Advertisiment
總有一天會被孩子“識破”的, 那樣對孩子的情感和認知都是一種傷害, 因此, 家長即使是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向孩子說謊, 也應該科學地說謊、說科學的謊言, 這樣才能達到預想的教育效果。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