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早教>正文

不要以“灌輸”的方式教育孩子

如今不少教師和家長都已經意識到“灌輸”這種教育方式的危害性, 而且開始讓孩子在遊戲和快樂中學習。 的確, 這是一種教育的進步。 然而大家是否知道, 有一種灌輸是會喬裝打扮的, 它戴上“遊戲”的面具, 披上的“快樂”外衣, 讓人難以察覺其灌輸的本質。 下面我就為大家講一個我親眼目睹的一件事。

就在前一段時間, 一個朋友帶著孩子來家做客。 孩子還不滿2歲, 當他看到色彩鮮豔的套塔時便顯出濃厚的興趣, 於是就坐在地板上玩起來。 這時孩子媽媽也在他旁邊坐下, 做好了指導孩子的準備, 並告訴他:先套大的,

Advertisiment
然後套小的。 孩子剛剛把兩個圈套上, 當然並沒有按照大小次序套, 這時媽媽及時阻止說:“這樣不行, 得先套大的”, 當然, 媽媽的語氣是溫和的, 並說著拿下套錯的圈, 然後拿起那個最大的圈給孩子:“你看, 這個藍色的是最大的, 我們應該先把這個套上。 ”

之後孩子接著玩, 只要孩子套得不對, 媽媽就會馬上指出錯誤, 並説明孩子及時糾正, 當然, 當孩子套對時, 媽媽也絲毫不吝惜表揚他。 就這樣, 在媽媽的幫助下, 孩子很快就套好了。 當媽媽鼓掌並誇獎孩子做得好的時候, 孩子雖然笑了, 但是我卻覺得他的眼神中似乎少了點什麼。 因為在整個遊戲過程中, 雖然孩子看上去沒有怎麼不快樂, 但我認為這仍然是一種灌輸!

Advertisiment

接下來讓我們一步步看清其灌輸的本質吧。

1、孩子真的快樂嗎?

在整個遊戲中, 媽媽似乎沒有強迫孩子, 孩子也笑了, 看上去是快樂的。 然而這種快樂是源於遊戲本身還是掌聲呢?其實, 這裡成人是通過心理暗示以及不恰當的鼓勵進而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了孩子, 這裡所採用的方法就是:套錯了就會得到糾正, 只有按大人的方法才能贏得表揚。

2、孩子真的感興趣嗎?

這位媽媽僅僅是從大人的效率觀出發, 想儘快將大小的概念與知識傳輸給孩子, 然而卻沒有給孩子自己摸索以及犯錯誤的機會。 那麼, 問題就來了, 在這種狀況下, 孩子的興趣能夠持久嗎?果然, 孩子玩了兩分鐘之後, 就有些厭倦了。

3、孩子真的學會了嗎?

Advertisiment

或許孩子在媽媽的教導下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學會”套塔, 然而, 孩子可能只是記住了套塔的順序(千萬不要懷疑孩子驚人的記憶力), 而並非真的有了大小的感覺, 更不要說概念了。

所以說, 媽媽的這種方法跟灌輸在本質上又有什麼差別呢?看到孩子的興趣開始減退, 我對他說, “來, 阿姨再陪你玩一會兒。 ”首先我按照正確的順序給她套了一遍, 中間我會有意拿錯一個, “唉呀, 套不下去了, 我們再換一個試試。 ”示範之後, 我又讓孩子自己套一遍。 當孩子拿錯的時候, 我並沒與阻止她, 只是說, “試試看……嗯, 不錯, 套是套上了, 但是好像小了一點。 ”不管他是不是願意換, 我都讓他繼續做下去。 等他全部套完, 我對他說, “不錯, 這是一種方法。

Advertisiment
你看這裡還有兩個沒套上呢, 咱們換一種方法再試試好嗎?”這時, 孩子又興趣高漲了, 開始自己擺弄起來, 試了這個又試那個。

見她開始專心並投入進去了, 我就不再說話了, 同時用眼神示意他的媽媽不要給他糾正。 而當孩子多次試錯的時候, 為了防止其出現煩躁情緒, 我就會拿起那個正確的給他:“試試這個, 看看可以嗎?”對一個快2歲的孩子來說, 這個遊戲並不難, 雖然之前沒有玩過, 但是孩子擺弄一會兒, 就會很快找到其中的規律。 當他成功地完成後, 興奮地看著我們, 那種眼神真的充滿光彩。

一位教育家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你每告訴孩子一個答案, 就剝奪了孩子一次學習的機會。 我對此深有感觸。 而且覺得, 在不恰當的時候將答案告訴孩子,

Advertisiment
本質上就是強制性的灌輸, 即使披上快樂和遊戲的外衣, 也無法改變這個事實。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