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不要在孩子行動之前給出提示

很多父母為了讓孩子不經歷錯誤的過程、少走彎路, 總會在孩子行動之前說“應該這樣做那樣做”。 這樣的做法無異于對孩子說“你要聽我的命令”, 長此以往, 孩子就學不會思考。 而沒有思考是不可能形成自覺的。 不要對孩子的行動事前做提示, 就意味著承認孩子是有想法有思考能力的, 也就是給孩子提供思考和驗證思考結果的行動機會。

週末的上午, 孩子在外面玩兒得興高采烈後回家了。 孩子一進屋, 父母就會說“你快點兒把足球放好, 洗完手過來吃飯”, 對於孩子的行動事先就做了安排。 這種情況每時每刻在每個家庭都在發生著。

Advertisiment
年齡小的孩子想自己穿鞋時, 父母會說“看清楚左右, 不要穿反了”, 孩子進入室內時, 父母會馬上說“快把外套脫了”, 孩子吃餅乾的時候, “別噎著, 喝點水兒”等等。 雖然這些行動是父母照顧體貼孩子的表現, 但是卻相當於約束孩子的行動, 使得孩子無法思考。

“今天你上完補習班後吃些點心, 然後彈鋼琴, 彈完鋼琴玩30分鐘, 然後寫作業……”父母就是以這樣的方式給孩子的行動做計畫的。 有的家長會說, 這樣的計畫到底哪兒不好?父母這樣做, 會使得孩子無法思考, 所有的事情都要依賴父母, 變成被動的孩子。

到了睡覺的時間, 父母馬上會說“好了, 該洗漱睡覺了”。 聽到這樣的話, 我們自己會怎麼想呢?即使有困意也不想睡了。

Advertisiment
父母要學會等待, 觀察孩子如何行動。 如果孩子的確不做的話, 那時再說也不遲。 有的父母會說, 本來就沒時間怎麼可能等呢?但是, 如果父母希望孩子能成為獨立的孩子, 就需要這樣去做。 而當孩子變得自覺獨立以後, 父母的擔子就會輕鬆許多。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