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不要對孩子發洩自己的不滿情緒

很多人把尊重和批評對立起來, 認為尊重就是不批評, 批評就是不尊重。 但其實, 兩者並不是對立的。 尊重是態度, 批評是手段。 尊重的是孩子這個“人”, 而批評的是“事”。 即使在批評孩子時, 也要讓孩子明白, 我覺得你這件事做得不對, 但我依然愛你, 願意和你站茌一起。

很多家長一批評孩子就針對“人”, 比如“你打小朋友了, 是個壞孩子!”“我不喜歡你了!”“你這個孩子怎麼這麼自私!”“你真沒禮貌, 媽媽不喜歡沒有禮貌的孩子。 ”更有的家長直接把孩子當成自己的情緒垃圾桶, 隨意發洩自己不滿的情緒, 歇斯底里,

Advertisiment
聲淚俱下。

這樣的批評非但很籠統, 不能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反而讓孩子的心裡產生焦慮:“媽媽不喜歡我了。 ”更容易激發孩子的抵觸情緒。 試問, 對於一個不尊重自己的人, 誰會信服他, 把自己的知心話告訴他呢?在最近的一份小學生問卷中, 有近五成的孩子認為自己的家長不喜歡他們。 往往造成他們錯覺的, 就是我們的語言。

就這件事情而言, 首先我們應當主動瞭解孩子內心的感受:“寶寶, 你對這件事是怎麼想的?”“現在是不是很害怕, 別怕, 媽媽知道你不是故意的, 我們一起來面對這件事。 ”等到孩子平靜下來, 和她一起分析這件事, 自己錯在哪裡, 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避免這些錯誤。 而不是在問題之初就把孩子當做我們的情緒垃圾桶,

Advertisiment
隨意發洩自己的情緒。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