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不要急於糾正孩子的錯別字

魯魯寫了篇《夕陽》, 寫夕陽照在遠山、照在水面、照在雲彩上的美景, 字數不多, 卻寫得層次分明。 我讚不絕口:“真好!觀察的角度很好!用詞也很好!”魯魯聽得美滋滋的。 其實, 這篇小練筆並不是像我說的那麼好, 它寫得比較粗糙, 每一種景都沒有深入細緻地寫下去, 因而有點浮光掠影的感覺, 還有不少錯別字。 但我並不給他指出, 就像沒看見一樣, 只是一味地讚揚。

為什麼?因為他已經不容易了, 如果我再吹毛求疵, 很可能損害他的積極性。 而且, 有些問題是發展中必然遇到的問題, 沒必要立刻解決。 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去寫一個景物,

Advertisiment
說明他已經學到了一種認識事物的方法, 這是最重要的。 至於在語言表達上的不完美, 是他這個階段的孩子所不可避免的, 隨著他的成長, 閱讀量增加, 詞彙量豐富, 寫作上積累經驗, 將來自然會有所提高。

錯別字的問題是困擾小學生的大問題, 幾乎每個學生每天都在為正確寫字而努力。 已經有太多的相關練習專門糾正錯別字, 如果在作文的練習中還不能放鬆一點, 那就真的成了一部寫字機器了。

那麼, 不糾正錯別字是否會貽誤孩子呢?我看害處不大。 現在寫錯的字, 隨著學習的深入, 將來多半會自然糾正的。 但如果現在就去摳這些細節, 卻很容易讓他的眼光局限在寫作的細枝末節中,

Advertisiment
反而對大的方面忽略了。

特別是在寫作的過程中, 如果家長在一邊老是提醒他這裡寫漏了一句, 那裡錯了一個字, 標點符號也不正確, 他的思路不斷被打斷, 對整篇文章的感覺不斷被削弱, 幾乎也就沒法寫下去了。 很多孩子寫作文寫不好, 就是因為被這些細節所干擾。 別說孩子, 大人如果在寫文章的時候對全篇沒有一個整體把握, 旁邊還老有一個人在念叨你這不對那不對, 你也不可能寫得流暢。

寫字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表達, 而不是為了正確。 正確寫字是為了正確表達, 所以從原則上說, 不寫錯別字很重要。 但有時候, 當“正確寫字”成為“正確表達”的障礙時, 就有必要將“正確寫字”放到一邊, 先解決“正確表達”的問題。

一篇文章,

Advertisiment
最重要的是思想、情感, 如果內容糟糕, 就算滿篇都是正確的字, 又有什麼意義呢?

我自己寫書也常常會寫錯別字。 寫得特別順的時候, 如果遇到卡殼的字, 我不會去想, 更不會去查, 而是直接用錯別字或者拼音, 甚至隨便用個符號代替, 等全部寫完後再去修改。

那麼, 對於孩子的錯別字, 是不是就聽之任之, 放任自流呢?也不是。 錯誤要指出, 但要講究態度和方法。

魯魯從初一開始, 有了寫日記的習慣。 我認為這是非常好的事, 所以千方百計保護他寫日記的熱情。 他初中讀的是寄宿學校, 每週回家都會把日記給我們看, 從日記中我們瞭解了很多學校生活, 也感受到他的心路歷程, 日記成了我們之間重要的溝通橋樑。 日記中必然有很多錯別字,

Advertisiment
但我當場都不會指出, 都是只就日記的內容和他交流——不是家長式的, 而是朋友式的交流, 事後再把錯別字集中寫在一張小紙條上, 夾在他的日記本裡, 提醒他自己去改。 這樣, 他的日記本上不會留下我的任何一點痕跡, 我認為這也是對他的尊重。 也許正因為如此, 他願意把日記給我們看, 因為不會掃興, 不會受到指責, 不會在一些細節上糾纏不清, 他還從我們的贊許中受到鼓勵, 感到愉悅, 寫日記這件事就自然而然堅持下來了(當然, 這不全是我們的功勞, 也有他的自我覺醒)。

其實, 很多錯別字只是筆誤, 這次錯了, 下次又對了。 之所以有筆誤, 一是注意力不集中, 二是對字不熟悉。 注意力不集中又是各種原因造成的,

Advertisiment
這次不集中, 下次集中了就好了。 而不熟的字, 多寫幾次就熟了。 所以只要多寫, 哪怕你不糾正, 錯別字也自然會越來越少。 當然, 完全不糾正也不行, 特別是一些反復出現的錯別字, 說明他確實在意識上就錯了, 更是要重點糾正。 但怎樣糾正, 要注意方法。

家長要多一些寬容, 孩子有不足是正常的。 有時候我去翻看魯魯的舊作文, 常常會感動于他的進步。 相似的題材, 每年寫出來的都不一樣, 一年比一年成熟。 孩子的幼稚是必然的, 孩子的不足是暫時的, 我們不妨睜隻眼閉隻眼, 裝聾作啞, 孩子才有更多的底氣, 更大的空間, 更強勁的能動性。 孩子寫作文, 先讓他自由地寫:寫錯了不要緊, 寫得不好不要緊, 關鍵是讓他有寫作文的興趣和信心, 讓他有寫作文的感覺;有些東西可以事後再去摳,有的甚至可以不摳,寫多了,長大了,自然會完美起來。

不要太注重書面整潔

我用筆記本有一個習慣,就是首先在右側折一條一寸左右的線,然後才開始寫。所有的內容都寫在這條折痕以內,線外的那一寸左右空白,是留來修改、補充的。

這習慣有個來歷。剛上大學一年級時,系裡請了幾個高年級的同學來給我們介紹學習經驗,其中一個同學介紹了這條做筆記的經驗,覺得很好,就一直沿用下來,二十多年了。

一個好習慣可以讓人受益終身,儘管也許只是一個很小的習慣。

孩子寫作文,往往不會給下一次的修改留下空白,因為他想不到下一次。能把這一次寫完,已經是萬事大吉了,孩子想不了那麼多。

大人往往也想不了那麼多,尤其是商人。商人製造學習用品,首要目的是為了賺錢,所以商品都特別注重面子;至於其他實質性的東西,只要不影響銷售,他就管不了那麼多了。

現在市面上的作文本、日記本大多印刷精美,很多還有卡通畫、格言、俏皮話等,甚至有的還有香味,很受孩子喜愛。但卻偏偏忘了留下修改的空間,行距也太小,這樣的本子實際上只能抄作文,而不能寫。

但即使是抄,也難免有抄錯的時候。為了書面的整潔,孩子們就只好使用塗改液或者修正帶。

塗改液作為一種化學物品,媒體多次報導說很多塗改液不合格,含有有害物質,即使不長期使用也會造成人體損害。其實,只要聞一聞塗改液的味道,那種刺鼻的、讓人頭暈的感覺,就會讓你知道它絕對不是什麼好東西。

但孩子們還是在用,因為要獲得“整潔”。

用塗改液不僅是對身體不好,而且浪費時間。很多時候孩子們磨蹭半天做不完作業,就是時間浪費在這些小事上了。小事上費心太多,思考反而沒有精力。

好作文是改出來的。有時候要反復改好幾次。改作文的過程往往比打草稿的過程收穫更大,因為可以理清思路,發現問題,有利於提高。

老師往往重視作文的次數,而忽略每一次的品質。這周寫完一篇,下周又寫另一篇,每週都在寫新的,但是進步並不明顯。

寫作文要多讀多練,這是一條人人皆知的原則。但“多練”並不僅僅指的篇目多,還包括一篇文章的反復修改。

修改是很重要的,而過分強調書面整潔卻限制了修改的空間,也不利於發揮修改的積極性。也許,孩子僅僅就是因為改過的卷面不好看,他就拒絕修改了。漂亮的書寫反而成了寫作的障礙。

讓他有寫作文的感覺;有些東西可以事後再去摳,有的甚至可以不摳,寫多了,長大了,自然會完美起來。

不要太注重書面整潔

我用筆記本有一個習慣,就是首先在右側折一條一寸左右的線,然後才開始寫。所有的內容都寫在這條折痕以內,線外的那一寸左右空白,是留來修改、補充的。

這習慣有個來歷。剛上大學一年級時,系裡請了幾個高年級的同學來給我們介紹學習經驗,其中一個同學介紹了這條做筆記的經驗,覺得很好,就一直沿用下來,二十多年了。

一個好習慣可以讓人受益終身,儘管也許只是一個很小的習慣。

孩子寫作文,往往不會給下一次的修改留下空白,因為他想不到下一次。能把這一次寫完,已經是萬事大吉了,孩子想不了那麼多。

大人往往也想不了那麼多,尤其是商人。商人製造學習用品,首要目的是為了賺錢,所以商品都特別注重面子;至於其他實質性的東西,只要不影響銷售,他就管不了那麼多了。

現在市面上的作文本、日記本大多印刷精美,很多還有卡通畫、格言、俏皮話等,甚至有的還有香味,很受孩子喜愛。但卻偏偏忘了留下修改的空間,行距也太小,這樣的本子實際上只能抄作文,而不能寫。

但即使是抄,也難免有抄錯的時候。為了書面的整潔,孩子們就只好使用塗改液或者修正帶。

塗改液作為一種化學物品,媒體多次報導說很多塗改液不合格,含有有害物質,即使不長期使用也會造成人體損害。其實,只要聞一聞塗改液的味道,那種刺鼻的、讓人頭暈的感覺,就會讓你知道它絕對不是什麼好東西。

但孩子們還是在用,因為要獲得“整潔”。

用塗改液不僅是對身體不好,而且浪費時間。很多時候孩子們磨蹭半天做不完作業,就是時間浪費在這些小事上了。小事上費心太多,思考反而沒有精力。

好作文是改出來的。有時候要反復改好幾次。改作文的過程往往比打草稿的過程收穫更大,因為可以理清思路,發現問題,有利於提高。

老師往往重視作文的次數,而忽略每一次的品質。這周寫完一篇,下周又寫另一篇,每週都在寫新的,但是進步並不明顯。

寫作文要多讀多練,這是一條人人皆知的原則。但“多練”並不僅僅指的篇目多,還包括一篇文章的反復修改。

修改是很重要的,而過分強調書面整潔卻限制了修改的空間,也不利於發揮修改的積極性。也許,孩子僅僅就是因為改過的卷面不好看,他就拒絕修改了。漂亮的書寫反而成了寫作的障礙。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