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不要推卸撫養孩子的責任

孩子只能成長一次, 是不可逆轉的。 很多事情, 一旦錯過, 就沒有彌補的機會了。 孩子的成長不僅需要良好的物質條件, 更需要你的參與。

前幾天, 妻子的閨蜜雷晶來串門, 剛進門, 她就突然“哇”的一聲哭開了。 弄得我和妻子都莫名其妙, 手忙腳亂。

安撫好雷晶的情緒, 聽她一說, 才知道她哭是因為她看到我和桐桐在有說有笑地堆積木, 她就想到了自己的女兒。 她說現在自己拿孩子真的沒辦法了, 管教孩子時說句話, 孩子奶奶就拼命護著, 甚至跟她翻臉。

雷晶說:“比方早上洗臉, 我說孩子都4歲了, 該自己洗臉了。

Advertisiment
可是她奶奶說:‘她哪會洗啊?你不願意給她洗, 我給她洗。 ’說完, 還給了我一個白眼。 ”

“這樣下去, 真不知道孩子會成什麼樣。 我是真擔心啊!”雷晶又開始抹眼淚, “我和孩子根本就沒有在一起玩兒的時間, 看著你們在一起玩兒, 我真羡慕。 ”

妻子說:“你早該想到會這樣的, 所以從最初你就該自己帶孩子的。 ”

“可是我忙啊, 哪有時間照顧孩子啊!”雷晶辯解道。

對於雷晶的情況, 我也有所瞭解。 他們夫妻倆工作都很忙, 經常出差。 孩子從小就交給奶奶照顧。 兩代人的教育方式不一樣, 就發生了衝突。

我告訴雷晶說:“不要說你很忙, 等到你無法‘駕馭’孩子了, 你還在解釋。 這是在做無用功。 ”

雷晶走後, 妻子說:“看到了吧, 當初我們決定自己帶桐桐是很明智的。

Advertisiment

我點點頭。

桐桐出生的時候, 我的事業剛起步, 根本沒時間照顧桐桐, 就把桐桐交給了奶奶照看。 這樣做, 我們很放心, 因為奶奶比我們還要疼她。

可是接下來出現的諸多問題讓我們有點措手不及。

那天一起吃飯, 奶奶先把菜放在自己嘴裡嚼碎了, 再吐到桐桐嘴裡。 桐桐吃得津津有味。

我看了之後很吃驚, 這樣怎麼可以啊?既不衛生, 孩子最後吃到的營養也大大縮水了。

更為嚴重的是, 桐桐那段時間都不怎麼和我們打招呼了, 更別說一起玩了。 每天, 桐桐都纏著奶奶, 吃飯要找奶奶, 睡覺也找奶奶。 和我們之間的關係逐漸疏遠了。

“這樣下去可怎麼行?”妻子急得哭了出來。 我也意識到了, 是時候把孩子“收攏”過來了。

我對媽媽說:“媽媽,

Advertisiment
你年紀大了, 該好好享福了。 我想自己帶桐桐。 ”媽媽似乎也聽出了我話裡的不容商量, 就將桐桐交給我們帶。

我和妻子約好, 每天不管再忙, 也要抽出時間和桐桐玩兒一個小時。 也很奇怪, 桐桐到我們身邊之後, 我們的時間也貌似沒有那麼緊張了。

相反, 桐桐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快樂, 我和妻子每天精神都很好, 工作起來也得心應手, 自然可以儘早回家陪寶貝女兒。 桐桐現在已經習慣我們對她的照顧和教育了。

孩子和你毫無芥蒂地玩遊戲、學習, 這是一種天倫之樂。

有個媽媽跟我說過:“自己不帶孩子, 把孩子推給長輩或者保姆, 那是對孩子最嚴重的傷害。 ”

這位媽媽的話, 讓我想起了曾遇到過的一件事:

有個孩子都4歲了,

Advertisiment
可還是不會說話, 但是醫生確定孩子的發音器官完好無損。 這就有些奇怪了。

於是, 一直在外地工作的父母回家為孩子求醫。 其間做了很多努力。 每天都帶孩子出去四處就診。 幾乎24小時都和孩子在一起, 對孩子倍加呵護。

一個月後, 夫妻倆仍然沒有找到有效解決孩子問題的醫院, 但孩子卻開始說話了, 雖然含糊不清, 但是父母很高興。

一位育兒專家告訴這對夫妻說:“孩子出現這種情況, 和他開始學說話的時候, 沒有得到很好的啟發有很大的關係。 ”

這對夫妻才恍然大悟:孩子一直都由奶奶照顧, 可是奶奶是個很內向的人, 平時很少和孩子說話, 孩子曾經度過的4年, 都很少有機會走下樓, 更別提和別的小朋友玩了。

Advertisiment

正是因為父母忙, 孩子才“貴人語遲”。

從那之後, 夫妻倆將孩子接到自己身邊, 孩子很快就和同齡孩子發育得幾乎同步了。

你不能和孩子一起玩, 會使孩子產生鬱悶的情緒, 一旦不能恰當疏導, 就會抑制孩子的智力、情商發展。

“忙”不是藉口。 將孩子交給祖輩教養, 很難避免不會產生矛盾。 最好的辦法就是父母參與孩子的成長, 實現“三代共贏”。

孩子只能成長一次, 是不可逆轉的。 很多事情, 一旦錯過, 就沒有彌補的機會了。 孩子的成長不僅需要良好的物質條件, 更需要你的參與。 不要總是以忙為藉口, 缺席孩子的成長。 賺錢和工作都可以慢慢來, 不要因為這些漠視了孩子的成長, 更不要將孩子推給祖輩。 因為, 只有你, 才是孩子最好的玩伴和老師。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