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不要替孩子的過失尋找藉口

孩子最不需要的100個誤導之“尋找藉口”

臺灣著名作家林清玄在他的散文中曾描寫過這樣一個場景:“一個孩子正在放聲大哭, 媽媽心疼地在旁邊安慰:一手摟著孩子, 一手用力拍打地板, 對孩子說:‘都是這個土腳不平, 害得寶貝仔摔倒, 媽媽替你打土腳!’媽媽拍地的動作非常滑稽誇張, 使那哭鬧不休的孩子也忍不住破涕為笑了。 ”

在現實生活中, 這樣的場景我們也常見到。 何女士到一位朋友家去玩, 朋友的孩子不小心被椅子絆倒, “哇哇”大哭起來。 朋友立即抱起孩子, 一邊念叨著“寶寶乖, 不哭, 我打死椅子”,

Advertisiment
一邊用力拍打椅子。 正哭著的孩子馬上轉哭為笑。 可見, 不同的母親安慰孩子的方法卻是相同的。

跌倒, 無疑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常見的事情。 父母都明白:不論任何形式的跌倒, 都是由於孩子自己不小心。 然而心疼孩子的父母卻捨不得讓孩子承擔這小小的責任。 為了安慰孩子, 他們找出種種理由為孩子開脫:跑的時候被樹枝或石頭絆倒了, 就把樹枝折斷, 把石子扔向遠處, 說:“壞樹枝(壞石頭)!你為什麼要絆倒我的寶寶!”;走路不小心跌倒了, 就打罵地板:“地板你這個大壞蛋, 為什麼要害我的乖孩子跌倒!”;即使是找不到任何東西可以責備, 就罵風:“都是這風, 讓寶貝兒摔倒, 媽媽打風!”……就這樣, 因為孩子的跌倒, 媽媽們攆過雞,

Advertisiment
追過狗;罵過門檻, 打過凳子;折過樹枝, 跺過地板。 她們武斷地將孩子自己的過失嫁禍給了椅子、樹枝、地板和風, 使孩子真以為自己的跌倒是因為風、地板或是樹枝的緣故, 而很少想到是自己走路不小心。

這種替孩子尋找藉口的做法無疑是一種嚴重的誤導。 試看生活中的一幕幕:打碎了窗上的玻璃, 怨玻璃不夠結實;忘帶鑰匙進不了門, 怪媽媽不早回家;和小夥伴鬧矛盾, 總是別人的不對;作業沒有寫完, 怨老師留得太多;考試考得不夠理想, 總是題目出得太難……總之, 只要有不順心的事, 就怨別人、怨父母、怨學校、怨環境、怨社會……正是疼愛孩子的媽媽們教會了孩子為自己的過失尋找藉口, 而心安理得地放棄應有的反思, 逃避應有的懲罰,

Advertisiment
漸漸地淡漠了責任感。

人生的道路難免會坎坷不平, 會有荊棘橫路和風狂雨暴, “在風中跌倒, 在愛中流淚, 這都是人生不可避免的旅程”, 如果不學會從主觀上找原因, 從失誤中吸取教訓, 只會一味尋找“跌倒”的藉口, 孩子面對的將是更多的錯誤與失敗。 所以, 心疼孩子的媽媽, 當你的孩子跌倒以後, 不要責怪風、怨恨雨;也不要再罵樹枝、打椅子;不要以愛的理由為孩子尋找藉口。 要讓孩子明白“風中跌倒不為風”, 正是由於自己的不小心才會被絆倒, 而“絆倒”正是對“不小心”的懲罰。 要教會孩子跌倒了爬起來, 勇敢地去面對自己的過失與失敗, 並從中總結得失。 這樣, 孩子才會“吃一塹, 長一智”, 小心地避過前進路途上的障礙。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