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不要用嚇唬教導孩子

我們是想讓孩子養成好習慣, 讓他習慣於玩完玩具之後收拾, 重要的是讓他養成主動收拾玩具的習慣, 可是不能讓他因為“怕”而去做。

先說一下積木亂扔撿起來的問題。

積木到處扔, 是很多孩子身上都會出現的問題, 您想到用故事去引導, 迭本身也沒有錯, 只是故事的選擇上有了問題。

引導孩子, 我們要儘量正面去引導, 往好的方面去引導, 特別對於小一些的孩子來說, 思維能力是有限的, 如果你告訴他:“不好好吃飯, 打你”, 孩子會單純記住“打你”, 所以可以這樣說“不哭媽媽早來接”而不要說“哭了媽媽就不來了”。

Advertisiment

在撿玩具這件事上, 我們要想辦法讓孩子樂於做這件事。 比如, 我們可以用故事一樣的情節:小兔子采蘑菇噦!一邊說一邊和孩子一起把玩具收進盒子裡。 這樣本身也是一個遊戲過程, 孩子會喜歡的。 這樣有利於孩子的潛意識建立“收玩具一開心”的連結, 而不是“收玩具~恐懼”的連結。

再一點就是家長要避免對孩子的嚇唬。

我們這一代, 很多人都是被嚇唬大的, 什麼紅眼綠鼻子的妖怪之類常常出現, 其實這給孩子造成的潛在傷害非常大。 我都上大學了, 還不敢自己一個入晚上出去, 想來和潛意識裡的害怕怪物有關係。

別嚇唬孩子, 要相信這可能會臨時改變孩子的行為, 對孩子的終生發展害處多多, 無異於飲鴆止渴。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