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不要給孩子的行為草率定論

佩佩做事情很馬虎, 媽媽經常批評她。 開始時, 佩佩還聽著並努力進行改正, 後來媽媽說得多了, 佩佩不僅不承認自己馬虎, 還有理有據地頂撞媽媽:“您怎麼老說我馬虎, 我一點也不馬虎……”經常是留下氣憤的媽媽, 自己轉身就出門去了。

原本乖巧的孩子什麼時候變成了“小刺蝟”, 媽媽想, 佩佩就是馬虎, 怎麼還不承認?

孩子為什麼這樣

一位教育家曾經說過:“一個孩子堅信自己受了冤枉, 是沒有一個辯護律師能辯得過他的, 而他肯定是很多次受到莫須有的指控。 ”孩子確實有馬虎的時候, 可並不是每一次都是馬虎,

Advertisiment
而媽媽們似乎喜歡習慣性地為孩子的某個行為定性。

媽媽說錯一次沒關係, 多次後, 孩子很快就會意識到這是對自己否定的詞語。 孩子漸漸長大, 已經有了是非、愛憎的判斷, 自尊心也增強了。 家長總是不問青紅皂白地上來就批評他做得不用心、馬虎, 卻不想孩子已經是一個個體, 他有受到別人尊重的需要。 孩子犯錯誤時也擔心會受到爸爸媽媽的批評和責駡, 但是他還是會表現出“不服氣”, 以此來表達他的不滿。 其實無論是誰, 總被貼上一個“馬虎”的標籤, 都會反感生氣的。

再者說, 孩子做一件事情的時候, 也許做得不夠好, 沒有達到爸爸媽媽的標準, 可是對於孩子自己來說已經大大滿足了想要做的願望。

Advertisiment
孩子嘗試過了便儲備了一個經驗, 下次再做的時候也許就不會這麼糟糕了。 可是自作聰明的父母一上來就貿然地說孩子根本沒有用心去做, 孩子心裡的不滿和委屈可想而知。 無怪乎孩子會有這麼激烈的反應。

請媽媽注意

不要給孩子下“馬虎”的定論

小兒初長成後, 媽媽會對孩子的行為進行判斷。 孩子一次馬虎了, 有些媽媽就會迅速地給孩子冠以“馬虎”之名, 之後會不自覺地認為孩子做什麼都馬虎。 正如我們平常的經驗, 覺得一個人漂亮, 是情人眼裡出西施, 但嫌惡一個人, 會覺得他一無是處。 這是因為潛藏在心底某些好或者不好的東西被觸動了。 孩子“馬虎”反映出媽媽心底的恐慌:如果孩子一直馬虎, 以後學習上也這樣怎麼辦?以後工作上馬虎怎麼辦?以後與人相處馬虎怎麼辦……媽媽掉入自己製造的恐慌中。

Advertisiment
其實, 智慧的媽媽不會給孩子下“馬虎”的定論。 要知道, 如果媽媽認為孩子馬虎, 孩子也會受到心理暗示, 以為自己真的是個大馬虎。

尊重孩子的特質

每個孩子生來都是與眾不同的。 急性子的孩子往往容易分心, 對事情很容易有反應, 活動量也很大。 這個類型的孩子雖然會出現讓父母生氣的“馬虎”, 可是他們也具有創造力強和靈敏度高等特質。 如果用統一的框架要求孩子, 雖然管理起來可能會省時省力, 但是卻會扼殺孩子很多的天分。 媽媽不可以為了讓孩子一時不“馬虎”而讓他一生無成就。 只要尊重孩子的個性, 加以適度的引導,

Advertisiment
每個孩子都能成功!

急性子孩子做事情莽撞、不細心, 會讓媽媽特別擔心。 媽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溫順一點, 家長怎麼說孩子就怎麼做, 並做到家長想要的程度。 那麼, 順從的孩子就能讓家長省心了嗎?孩子的順從很大一方面是屈于家長“強權”壓制, 並不是理解了家長為什麼要求自己這樣做。 這樣一來, 孩子會逐漸變得不再自信, 沒有主見。 另外, 父母強制孩子去做一些事情, 還要求做到盡善盡美, 孩子可能會消極地服從, 可是對這件事已經是深度厭惡了, 馬虎是必然的結果。 家長的苦心反而扼殺了孩子在這個領域可能的發展潛力。 所以, 無論針對哪種孩子, 想要讓孩子不馬虎, 最好的方法還是誘導孩子產生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