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最初學習語言, 無選擇和辨別能力的時候, 家長的一些無心之語往往會給孩子很多誤導, 也導致孩子在後來面對選擇時無所適從。 比如, 我們大們經常說的一句“隨便”, “隨便”一詞出自“客隨主便”, 在字典中對“隨便”有幾種解釋:1.隨其所宜;2.任意, 不經心;3.任何, 無論;4.簡單, 簡便。
“隨便”一詞出現得最多的會是在一些生活瑣事上。 隨便多了後, 你會遇到什麼事時都“隨便”, 漸漸沒有了思想沒有了個性沒有了自我。 時間一長, 孩子也會跟著照樣學樣。
從小在爸爸媽媽的隨便教育中長大的孩子, 或多或少都會有一種選擇性的障礙。
Advertisiment
一個在生活中總是“隨便”的孩子, 遇到問題會逃避去選擇, 不悲觀也不積極, 更不會主動去擔當什麼, 遇到事情不贊成也不反對, 行也可不行也可, 而放棄對他來說更是件輕而易舉的事情。
Advertisiment
為了孩子的不“隨便”, 請爸爸媽媽們要學會給孩子出選擇題, 而不是讓他盲目的思考, 然後不負責任的隨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