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不該在餐桌上進行的教育

在餐桌前要拋掉關於對話的錯覺

錯覺1:只要不在餐桌上責備孩子就可以。

“現在不要責備孩子了”, 這是想要進行餐桌教育的父母坐在餐桌前最先想到的。 父母們下定這種決心是因為他們認為餐桌上的對話只是由“話”構成的而已。 但是在吃飯過程中孩子們不僅僅在聽爸爸媽媽說的話, 孩子們還捕捉其他各種細節。 如果媽媽“哐”的一聲把盤子放在桌子上的話, 孩子就會認為媽媽心情不愉快。 孩子越小靈敏度就越高, 感情不靠言語就能表達出來。

在餐桌上跟孩子對話的時候, 單純地想“只要不責備孩子就可以了、即使心情不好也要微笑地說”是行不通的,

Advertisiment
還不如以“你這樣媽媽很生氣, 你這樣做媽媽心情很不好”這樣表達更好。

錯覺2:用對話教育孩子。

想要跟孩子深入交談, 就要從“用對話教育孩子”的想法中擺脫出來。 發育專家認為如果想讓孩子的行動發生變化的話, 不要用指示型的語言而是要用通過提問來使孩子思考的語言。 這樣看來, 在餐桌上對孩子的嘮叨很顯然沒有什麼效果。 在餐桌上即使每天說“按時做作業, 認真學習”這樣的話, 孩子也不會有什麼改變。 這不是因為孩子固執, 而是因為父母想用話語來教育孩子。 如果真正地想教育孩子或想讓孩子的行動發生改變的話, 就要使用一些尋求孩子理解的單詞,

Advertisiment
也就是之前提到的“使之思考”的單詞。 應該通過提問讓孩子自己找到答案和解決方法。

錯覺3:不是應該改變。

大部分的父母在餐桌上與孩子對話的時候都努力地想辦法讓孩子往好的方向發展。 他們希望通過對話能夠打開孩子的話匣子, 使孩子既能養成良好的習慣也能得到學習的提高。 但是只期待孩子改變的父母中幾乎沒有人改變自己的態度和語言習慣。 父母是不輕易改變對孩子的話的反應的, 因為他們百倍地警惕孩子說錯的話和做錯的事, 並集中精力加以改正。 但是如果想要改變孩子, 父母就要先做出改變。 要知道不論孩子有什麼問題, 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都在父母身上。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