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轉涼, 可嘴角的水泡、嘴裡的潰瘍卻表示我上火了, 輕輕牽動一下嘴角都疼, 我只好儘量少說笑。
晚上, 我給寶寶洗漱乾淨, 讓她和爸爸先上床玩, 我去洗臉。 回來後, 卻見她只穿著內褲在和爸爸瘋鬧, 我說:“別凍感冒了, 趕緊進被窩。 ”寶寶沒理我, 卻飛快地揚起手打起爸爸來!我一把拉住她, 嚴厲地問:“你不能打人!你怎麼能打爸爸呢?”
女兒“哇哇”地哭了, 邊哭邊往我懷裡鑽, 嘴裡還叨叨著說:“我不是想讓媽媽高興嘛, 我不就是想讓媽媽高興嘛!”
摟著她躺在被窩裡, 一個還不到四歲的小孩子竟然哭得渾身顫抖,
Advertisiment
寶寶說:“不是媽媽生氣的時候, 就讓寶寶打爸爸嗎?不都是為了讓媽高興嗎?”
噢, 原來是這樣呀。 平時跟老公言語不合時, 氣急了, 我就指揮寶寶:“打你爸爸去。 ”常常看她揮舞著小粉拳, 真沖爸爸去了, 那一本正經的小樣兒就把我逗笑了。 四歲的寶寶就認為:只要媽媽不高興, 我就打爸爸, 我打了爸爸, 媽媽就高興了。
“媽媽今天也沒有生氣呀?”我問。 “那媽媽今天一次都沒笑!” 寶寶抬起頭說。
老公小聲說:“聽見沒有?”我說:“聽見了, 我正在反思呢。 ”
我不該讓寶寶當“打手”, 讓她誤以為媽媽的生氣都是爸爸的錯,
Advertisiment
我在反思, 是我不對, 而不是寶寶的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