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不讓失敗定格

週末, 晶晶帶著女兒去公園滑滑梯。 臨近中午時, 玩得興致勃勃的小女兒因一腳踏空跌了一跤。  

“不玩了, 媽媽回家。 ”小女兒哭喪著臉, 拖著媽媽的腿說。  

晶晶原已準備回家了, 此刻卻改變了主意, 原因很簡單:不願意讓失敗的印象在女兒心中定格。 如果這樣, 孩子會長時期地不敢碰滑梯——這就太不妙了。  

晶晶鼓勵孩子再試試, 並說:“這回媽媽一定保護好你, 不會讓你再摔跤。 ”一次、兩次, 當晶晶母女離開公園的時候, 小女兒的心中裝滿了興奮和自信。  

生活中, 母親照顧孩子通常精細周到, 母親帶的孩子, 磕破頭、摔壞腳的概率往往低於父親帶著的孩子。

Advertisiment
這或許和女性耐心細緻的個性特徵相關。  

然而生活中的小意外往往防不勝防。 蹣跚學步的幼兒, 會因踩到了小石子跌倒, 攀高爬低的孩子, 一腳踏空會摔跤。 碰到這樣的時候, 作為母親的你, 是因噎廢食, 讓孩子在小小的失敗前縮回跨出去的那只腳;還是教孩子懂得小心保護自己, 戰勝挫折, 勇敢地邁出第二步呢? 

我想, 晶晶的做法是正確的。 成長的道路, 要靠孩子自己走。 要跨過人生路上的溝溝坎坎, “流血破皮”在所難免, 保護過度的母親只會造就一個怯懦的孩子, 面對挫折不敢再向前跨出第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