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讓嬰兒學爬好不好_不讓嬰兒學爬的弊端

養生之道網導讀:

不讓嬰兒學爬好不好?當寶寶長到大約6個月的時候, 就會開始學爬行了, 有的媽媽怕孩子摔著, 或是覺得爬行容易弄髒而阻止。 那麼不讓嬰兒學爬好不好呢?

Advertisiment

嬰兒6個月以後就開始學爬, 但有的父母不讓嬰兒學爬, 主要是擔心在學爬時大人看護不周孩子摔下床, 摔壞了嬰兒, 同時學爬又髒。 這種做法是錯誤的。

爬是嬰兒運動發育的一個過程, 孩子學會爬行, 四肢的運動功能和全身的協調能力會得到充分的發展。 孩子通過爬行, 拓寬了視野, 對外界事物接觸得更多, 有利於促進感知覺的發育, 進而促進嬰兒大腦的發育和智力發展。 一般來講, 會爬的孩子在這個年齡階段, 他的運動協調能力和對外界事物的反應能力, 比不會爬的孩子好得多。

國際知名的一些醫學專家們在研究醫治腦性癱瘓病人的過程中發現, “爬行”對腦的發育有極重要的意義。

Advertisiment
他們在治療腦損傷性啞和說話困難的患兒時, 用以“爬”為主的治療方法, 結果表明, 爬得越好, 走得越好, 學說話也越快, 學東西和看、讀的能力也越強。 有些兒童出現閱讀困難, 多是因嬰幼兒時期缺乏爬的環境和訓練引起的。

寶寶會爬有哪些益處

“爬行”是複雜的運動發展過程, 首先必須撐起頭、胸, 再來是繞圈而轉、腹部貼地的拖曳而行、規律地搖動手與膝蓋到匍匐前進, 以至最後熟練地交替使用手與膝蓋來爬行。

訓練肌力, 促進粗細動作發展

粗動作(如翻身、坐、站、走)以及精細動作(如手指拿物)的完成, 需要運用到不同的肌肉群。 爬行可以強化軀幹及相關肌肉, 並且運用手眼協調, 促進粗細動作技巧,

Advertisiment
將來有助書寫、閱讀和運動技能。

增加手眼協調, 培養距離感

爬行必須統合感官訊息和手眼腳配合, 才能瞭解周遭環境和前進。 這些刺激可發展幼兒的空間概念及距離感。 幼兒也藉爬行知道身處何處, 以及如何避開障礙物, 有助抽象概念的形成, 將來有益數理學習。

幼兒眼睛到地板的距離, 以及眼睛到手和目標物的距離, 約等於將來閱讀時眼睛到書本、眼睛到黑板和書本的距離, 這種距離感的養成可奠定將來課堂學習的基石。

強化平衡感

爬行可刺激內耳或前庭系統, 有助維持平衡感, 而手眼協調也有相同作用。 除此之外, 爬行會刺激左右腦均衡發展、理解與記憶並進。

累積生活經驗、學習成長 藉由“爬”的過程, 幼兒學習探索周遭環境,

Advertisiment
並學習避開障礙物。 這些學習經驗將化為好奇, 並且勇於探險, 而且培養未來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及自信。

爬行訓練

“定向爬”。 寶寶趴著, 把球等玩具放在寶寶面前適當的地方, 吸引他爬過去取。 待寶寶快拿到時, 再放遠點。

“自由爬”。 整理一塊寬敞乾淨的場地, 拿開一切危險物和髒物, 四處放一些玩具, 任寶寶在地上抓玩。 但必須在家長的視線內活動, 以免發生意外。

“轉向爬”。 先把有趣的玩具給寶寶玩一會兒, 然後當面把玩具藏在他的身後, 引誘寶寶轉向爬。

爬行可培養平衡感

嬰兒的第一運動場應當是地板。 “兒童坐在汽車坐椅、BB凳和兒童車上的時間越來越多。 ”專家在書中寫道。 她指出, 嬰兒趴著的時間越來越少,

Advertisiment
影響了其爬行能力。 由於嬰兒早期的爬行對培養平衡感、手眼協調和運動技巧至關重要, 這些能力的缺失都會影響兒童將來的閱讀和書寫能力。

仰睡“剝奪”爬行時間

專家認為, 嬰兒的爬行時間被大量剝奪也跟醫學界近年來興起的“仰睡運動”有關。 由於趴著睡容易引起新生兒窒息, 所以許多兒童發展學家都主張讓嬰兒平躺著睡, 這容易造成孩子醒著的時間也不會採取趴的姿勢。

寶寶總是坐著反而不好

專家指出, 那些總是採取坐姿的嬰兒長大後難以順利地經過重要的成長階段, 比如學習控制頭部, 發展脖子和上身力量等, 而這些都容易導致兒童缺乏平衡感, 並影響手眼協調能力。 “首先是用肚子來爬, 其次是用手和膝蓋有助於培養嬰兒的平衡感。”專家說,“同時也會訓練手眼協調,有助於兒童的閱讀和書寫。”

某專家曾撰寫過20本有關兒童發展方面的書籍,她也認為爬行是兒童發育的關鍵一環。她表示,數有書寫困難以及手眼協調問題的孩子都是小時候從未經歷爬行階段的。

教寶寶學爬的方法

我家寶剛滿6個月就會爬行了,8個月的時候,寶寶爬得飛快,可以隨心所欲的去往衛生間、廚房、床下等家裡的每一個角落,一天就能爬個200-300米。很多媽媽會問我:如何教寶寶學爬?別著急,聽我細細跟您道來呀。

1、趴是爬的基礎

我寶寶剛滿月的時候就每天趴一會,很快就會抬頭了,不會翻身的時候,就很愛趴著玩玩具。只有習慣趴才會有想要爬的欲望,鄰居家的小孩,8個月了,一趴就很不滿意要哭,一直不會爬。學爬的窗口期在4個月:我用手抵著他的腳,讓他的大腳趾朝下,就會往前竄。這樣到了6個月,寶寶就會習慣性的用腳趾抵地往前挪動,而不是肚皮著地,腳翹得高高的了。

2、不要過早的把著走

大人老是架著寶寶走,寶寶可以以這種方式去接近自己喜歡的東西,去探索世界,他就會變懶了,不願意去爬,就等著你把著他走。

3、“牛不耕田怎會下地”VS“牛不下地怎會耕田”

我們社區很多寶寶的看護人總是把著寶寶走,當別人問怎麼不讓寶寶爬的時候,又說:“他不會爬”,或是圖省事,過早地把寶寶放在學步車裡,讓寶寶失去了練習爬行的機會。反正我從來不把著我家寶寶走路,等他個方面成熟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他自然會邁開自己的步子,用另一種方式去探索世界,現在還是多爬爬比較好。

有的媽媽看見別人家孩子早早就會爬了,而自己的寶寶仍然爬不利索,心裡非常著急,總是不自覺地拿自家孩子和別家孩子做比較。其實,我想告訴各位媽媽的是:“不著急,千萬不要對孩子說,你怎麼還不會爬呀”。也不要和孩子的爸爸當著孩子的面憂心忡忡地討論孩子不會爬的問題,寶寶有感覺的,寶寶能從空氣中感到媽媽對他的不滿。

所以,應提倡讓孩子在自然發育過程中學習爬行,不可因為怕髒、怕摔而讓孩子失去爬的機會。

其次是用手和膝蓋有助於培養嬰兒的平衡感。”專家說,“同時也會訓練手眼協調,有助於兒童的閱讀和書寫。”

某專家曾撰寫過20本有關兒童發展方面的書籍,她也認為爬行是兒童發育的關鍵一環。她表示,數有書寫困難以及手眼協調問題的孩子都是小時候從未經歷爬行階段的。

教寶寶學爬的方法

我家寶剛滿6個月就會爬行了,8個月的時候,寶寶爬得飛快,可以隨心所欲的去往衛生間、廚房、床下等家裡的每一個角落,一天就能爬個200-300米。很多媽媽會問我:如何教寶寶學爬?別著急,聽我細細跟您道來呀。

1、趴是爬的基礎

我寶寶剛滿月的時候就每天趴一會,很快就會抬頭了,不會翻身的時候,就很愛趴著玩玩具。只有習慣趴才會有想要爬的欲望,鄰居家的小孩,8個月了,一趴就很不滿意要哭,一直不會爬。學爬的窗口期在4個月:我用手抵著他的腳,讓他的大腳趾朝下,就會往前竄。這樣到了6個月,寶寶就會習慣性的用腳趾抵地往前挪動,而不是肚皮著地,腳翹得高高的了。

2、不要過早的把著走

大人老是架著寶寶走,寶寶可以以這種方式去接近自己喜歡的東西,去探索世界,他就會變懶了,不願意去爬,就等著你把著他走。

3、“牛不耕田怎會下地”VS“牛不下地怎會耕田”

我們社區很多寶寶的看護人總是把著寶寶走,當別人問怎麼不讓寶寶爬的時候,又說:“他不會爬”,或是圖省事,過早地把寶寶放在學步車裡,讓寶寶失去了練習爬行的機會。反正我從來不把著我家寶寶走路,等他個方面成熟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他自然會邁開自己的步子,用另一種方式去探索世界,現在還是多爬爬比較好。

有的媽媽看見別人家孩子早早就會爬了,而自己的寶寶仍然爬不利索,心裡非常著急,總是不自覺地拿自家孩子和別家孩子做比較。其實,我想告訴各位媽媽的是:“不著急,千萬不要對孩子說,你怎麼還不會爬呀”。也不要和孩子的爸爸當著孩子的面憂心忡忡地討論孩子不會爬的問題,寶寶有感覺的,寶寶能從空氣中感到媽媽對他的不滿。

所以,應提倡讓孩子在自然發育過程中學習爬行,不可因為怕髒、怕摔而讓孩子失去爬的機會。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