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不靠譜的5種讓寶寶"變美"的傳統方法

民間一直有一些給寶寶"整形"的做法, 謠傳這樣做會讓寶寶變得更漂亮, 事實真的如此嗎?

NO.1 剪睫毛

由於寶寶的睫毛長度和形狀主要與遺傳因素和營養狀況有關, 而與剪睫毛並沒有關係, 因此家長沒有必要冒風險給寶寶剪睫毛!因為寶寶小, 不合作, 家長在剪睫毛時如果剪刀傷到眼睛導致眼睛外傷, 後果會更嚴重。

家長將寶寶的睫毛剪短的一段時間內, 寶寶的眼睛更容易受到傷害!因為睫毛除美觀外, 更重要的是眼睛的保護屏障, 擔負著遮擋異物(如灰塵等)的作用。 每根睫毛有著自己的生長週期,

Advertisiment
睫毛的脫落與萌生保持著動態平衡, 不會同時睫毛都脫落。 當家長剪掉寶寶睫毛, 不僅達不到讓睫毛又翹又長的作用, 反而寶寶的眼睛沒有了睫毛, 異物就容易進入寶寶的眼內了。

醫生叮嚀

如果家長反復給寶寶剪睫毛, 會導致寶寶眼睫毛粗硬, 寶寶粗硬的睫毛對異物敏感性降低, 不能很好地發揮遮擋異物的作用。

NO.2 捏鼻子

人的鼻樑高低主要與遺傳基因有關, 與捏鼻樑沒有關係。 不過在寶寶生長過程中, 骨骼有一定的可塑性, 捏提鼻樑骨可能有讓鼻子變挺的作用, 但並沒有科學論證。

醫生叮嚀

建議家長還是不捏寶寶鼻樑為上策, 因為寶寶的鼻腔內血管豐富, 並且黏膜嬌嫩, 當家長用力捏寶寶鼻樑時會損傷寶寶的鼻黏膜,

Advertisiment
鼻腔內是有細菌的, 鼻黏膜受損可造成細菌直接入侵而發生感染。

NO.3 用母乳洗臉

有些家長認為用母乳給寶寶洗臉, 會使寶寶皮膚變得又白又嫩。 其實面部皮膚的顏色與遺傳基因有關, 而與塗什麼沒有關係, 因此塗母乳不能使寶寶皮膚變白嫩。

有些家長認為用母乳給寶寶洗臉, 可增加寶寶免疫力。 儘管母乳中含有免疫分子, 但要進入寶寶身體中才具有抗感染作用, 而用母乳給寶寶洗臉, 是不能吸收到寶寶身體裡的, 因此達不到抗感染作用。

醫生叮嚀

由於母乳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和糖等營養物質, 面部皮膚暴露在外面, 會有細茼附著, 母乳就成為細菌的培養基地了, 容易導致寶寶皮膚發膿皰疹,

Advertisiment
所以建議家長避免用乳汁給寶寶洗臉。

NO.4 滿月剃光頭

黑頭發的人只要理髮, 新長出的頭髮都是更黑和更密的, 小寶寶也是如此, 與剃胎髮沒有關係, 這是因為頭髮的顏色和數量主要與遺傳基因有關。 但當機體有慢性疾病和營養素缺乏時頭髮的營養不夠, 則會出現顏色枯黃和數量減少。

小寶寶的胎髮沒有必要專門去剃光, 因為胎髮經過3~4個月時會自然替換, 也就是說不剃頭, 胎髮會自然脫掉, 新的頭髮會長出來。 如果家長很想給寶寶剃胎髮, 建議讓寶寶度過新生兒期, 再考慮實施。 因為新生兒期寶寶皮膚很薄弱, 加上免疫功能很低, 給寶寶剃頭時, 即使非常小心, 也容易損傷寶寶頭皮(肉眼看不到損傷, 其實已經有很細的皮膚損傷),

Advertisiment
加上剃頭刀並不乾淨和頭皮上也容易有細菌污染, 導致寶寶剃胎髮後輕者發生頭皮癤腫, 重者細菌入血液引起敗血症或腦膜炎。

醫生叮嚀

不要給寶寶刹光頭, 即使夏天也不要刹光頭, 因為頭髮可以保護寶寶的頭部, 剃光頭後寶寶的頭部皮膚暴露在外, 很容易受損傷。

NO.5 綁腿

新生兒及小嬰兒腿會表現羅圈腿(醫學上稱"〇"型腿)或腳呈內八字樣, 這是由於子宮中空間有限, 胎兒的雙腿交叉蜷曲即屈髖、屈膝位證, 所以出生後寶寶的腿、腳向內彎曲, 這是正常的。 隨著經常運動, 寶寶的臀部和腿部肌肉力量逐漸加強, 寶寶的身體和腳就會慢慢變直, 內八字和羅圈腿就自動糾正了。 因此新生兒及小嬰兒的羅圈腿或內八字腳會在3~6個月消失。

Advertisiment

家長想用綁腿來塑造漂亮腿型的願望是不科學的, 因為寶寶腿型狀態與綁腿沒有關係, 而與家庭養育有一定的關係, 避免過早讓寶寶學走路和防治佝僂病才是關鍵。 因為過早學走路, 尤其是較胖的孩子, 更容易發生腿型異常;有佝僂病的寶寶, 也容易發生腿型異常, 如"〇"型腿或"X"型腿。

醫生叮嚀

建議家長不要給寶寶綁腿, 因為綁腿對寶寶生長發育有害, 不僅限制了寶寶肢體活動而影響肌肉、關節和大腦的發育, 還會引起部分寶寶髖關節脫位。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