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時與朋友小聚, 酒足飯飽後開始聊起大學時的一些人和事情。 聊著聊著話題轉到了以前經常被他們捉弄的一位同窗S身上, 據說S的所作所為實在是讓人不敢恭維。 他最明顯的特徵就是欺軟怕硬, 當時S對班裡有一位姓劉的同學服服貼貼, 因為劉同學經常“教導教導”S, S從來不敢反抗, 相反, 一些相對“老實”的同學, 卻是S欺侮的對象。 有時, 大家捉弄S太過分時, 同班的女同學都看不過去, 可想想S的所作所為, 只能是“哀其不幸, 怒其不爭。 ”同學們都說, S的“待遇”源自S自己的處事方式。 S來自一個比較有背景的家庭,
Advertisiment
可能, S的童年中發生了常人覺察不到的事情。 由於沒有父親, 他在小夥伴欺負他時, 不敢拿出自己的勇氣來反抗, 只能找些弱小的孩子“發洩”一下;還有可能母親的教育更多的傾向于孩子的聽話、不淘氣, 從小壓制了他的陽剛之氣……
但是, 現代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著父愛的盲區。 即使夫妻感情很好的家庭, 也有著玩笑式的對孩子感情的爭奪。 尤其是母親們, 普遍比她們的丈夫更喜歡孩子的依戀和纏繞, 更喜歡孩子從初諳世事的語言說出對母親的感情偏向。 孩子環抱著母親的脖子, 帶著人之初最鮮活的奶音,
Advertisiment
兒童疏遠父親的“後遺證”將在孩子的成長中顯露出來。 這種後果對孩子性格的影響, 往往是觸目驚心的。 某位感情纖敏的女作家, 所寫文章多為風花雪月類, 她的多愁善感和迎風灑淚的僻好, 也傳染給了與之形影相隨的兒子。 兒子6歲時, 便不敢走夜路, 關了燈不敢入睡, 喜歡積木及“小貓釣魚”之類的女孩子常玩的玩具, 喜歡奶聲奶氣地認母親的好友做乾媽,
Advertisiment
父愛對孩子的重大意義和作用
說了這麼多, 不知道為人父者是否都真正意識到了自己對孩子的重大意義和作用。 父愛對孩子的影響遠不止于智力, 還涉及體格、情感、性格等方面。
Advertisiment
一般而言, 寶寶在媽媽面前表現得很安靜, 而在爸爸跟前則表現得很興奮。 研究表明, 在絕大多數的文化和社會階層中, 爸爸經常用不同的方式來抱寶寶, 而媽媽通常每次都用相同的姿勢;爸爸的動作一般比較粗獷, 喜歡通過身體接觸的方式與寶寶一起玩耍, 而媽媽卻很輕柔平和, 傾向於用玩具逗寶寶玩;爸爸給寶寶更多的自由去探險, 不會過分保護, 媽媽則傾向于溺愛和過分保護, 對寶寶的每個動作都很緊張。
Advertisiment
1、父親跟母親是不同的;
2、父親更愛與寶寶玩鬧;
3、父親對寶寶的推動作用更大;
4、父親使用的語言更複雜;
5、父親對寶寶的約束更多;
6、父親使寶寶更社會, 他走進現實世界做準備;
7、介紹男人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和行為;
8、父親支持妻子;
9、幫助寶寶發揮潛能。
從這些描述可以看出, 父親在寶寶個性形成和行為塑造方面確實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