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世界各國“快樂教育”面面觀 (三)

英國教育:強調啟發興趣

曾請教一些英國大學的教授, 為什麼英國教育中如此強調學生的興趣?他們的回答很簡單:只有喜歡、熱愛你的專業, 你才會不顧一切地投入精力, 再辛苦也不痛苦。 如果做你不喜歡的事情, 不辛苦也痛苦。 追求知識、提高能力沒有不辛苦的, 但辛苦不等於不快樂, 更不等於痛苦。

國內常有厭學的事, 這在英國的中小學裡是不可思議的。 很多駐英中資機構人員的子女在當地讀書, 即使沒什麼外語基礎, 孩子進入學校沒幾天, 就喜歡上學了。

按英國的學制, 妞妞5歲進了學校, 一年級就有科學課、地理課等。

Advertisiment
其實, 這些聽上去很高深的學科講的都是生活常識。 比如地理課, 就從你學校旁邊的環境講起:公園、花草、馬路和汽車, 颳風、下雨和晴天。 孩子們是從生活漸漸親近科學的。 開學幾個月後見到小妞妞, 算術、語文雖然學得不多, 但懂了很多事, 她會很熱情地幫助客人端茶倒水, 禮貌用語一套套的。 小鄭的女兒在英國讀三年級, 很少有課外作業, 在學校裡也有很多半遊戲的課。 比如老師講一段歷史故事, 涉及到著名的家族, 小朋友們就用廢報紙來做這個家族的族徽。 老師還告訴他們:什麼是帶有種族歧視性的言行, 受到歧視, 一定向老師投訴, 這是一種雛形的利用法律自我保護的訓練。

校外課也很多,

Advertisiment
記者經常在地鐵上碰到一班小學生, 他們也許是去博物館, 也許只是去某個公園遊戲。 一路上, 是他們學習公交常識、公共秩序和公共行為規範的機會。 英國大大小小的博物館幾乎都設有專門的教育場所, 除對學校特別照顧外, 週末還有很多父母與孩子一起參加的免費活動項目。 比如在科學博物館, 為鼓勵四五歲孩子的動手能力, 不僅免費讓孩子使用新技術的照相機, 還當場把你拍下的照片印在小T恤衫上獎勵你。 著名的大英博物館、自然歷史博物館、現代藝術館, 甚至像英格蘭銀行這類很專業的博物館, 都是孩子們常去上課的地方。

英國政府說, 教師是世界上最偉大的職業, 學校要為社會輸送有各種職業能力的人才。

Advertisiment
因此培養學生的能力是核心任務, 啟發學生的興趣是最重要的教育方法。 英國從中學開始有嚴格的考核標準, 學生要系統掌握相當的基礎知識, 但仍然與學生興趣結合起來。 進入初中, 學生就可以選課, 英國的初中生開課的面很寬, 他們初中畢業時, 最少要有6門課的考試成績, 多數人考8—10門。 除少數幾門必修課, 學生在課程的選擇上有很大的自由度, 學得突出的科目也可以提前考。

近年工党政府抓學生的考核成績, 一些學校便簡化了與考試無關的欣賞課, 立刻引起社會的批評, 認為這是與知識本質背道而馳的傾向, 必須糾正。 英國王儲查理斯連續3年親自為中學的語文、歷史教師辦暑期班, 請著名的文學家、作家、歷史學家開講座,

Advertisiment
提高教師對本學科的理解和欣賞能力。 前不久一項調查發現, 近年選擇數理化課程的學生人數銳減, 一些科學家組織立刻就“學生為什麼對科學的興趣在減少”?進行深入調查, 對一些學校減少科學實驗課提出尖銳批評, 稱此作法損失了激發學生科學興趣的機會, 埋沒了科學人才, 並將此提到“威脅著這個國家的繁榮、生活品質和它在21世紀的進步”的高度。 最近《每日電訊報》從大學生普遍不會做飯發現, 許多中學把烹飪課簡化成了食品技術課。 查理斯王儲很快發出呼籲, 要求學校恢復傳統的烹飪課程, 提高孩子們的做飯能力。

為什麼英國教育中如此強調學生的興趣?英國大學教授們的回答很簡單:只有喜歡、熱愛你的專業,

Advertisiment
你才會不顧一切地投入精力, 再辛苦也不痛苦。 如果做你不喜歡的事情, 不辛苦也痛苦。 追求知識、提高能力沒有不辛苦的, 但辛苦不等於不快樂, 更不等於痛苦。

我們的孩子應該懂得什麼?看看國外的小朋友在幼稚園的生活希拉蕊的育兒之道:做有執照的父母相同情形下中外父母表現各異北美父母怎麼培養獨立的孩子國外父母對孩子進行吃苦教育中美小學老師的最大不同美國——父親育兒成為時尚日本——不分場合, 讓禮儀成為習慣國外寶寶什麼時候入幼稚園美國獨生子女家庭緣何猛增一個德國母親教育孩子的4個細節!說說美國的特殊教育外國父母養育孩子的絕招美國總統的“家庭朗讀”父母的無奈:成長時間無人陪伴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