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丟棄9種行為,父母更有威信

太聽話的孩子可能因為過於服從而喪失自主性和生命的活力, 但是孩子完全不聽話就意味著父母失去影響力)。 如果孩子不聽從我們, 我們的教育要求再合理也沒有用處;如果孩子不是從內心信服我們, 我們的壓制往往讓事情更糟。 那麼如何才能讓孩子聽從又信服我們呢?這取決於我們對孩子而言是否具備威信。 父母的威信是家庭教育成功的第一前提。 那麼, 如何在孩子面前建立我們的威信呢?

家長本來是孩子崇敬的對象、學習的榜樣, 是孩子人生路上的引導者和指路燈。 但是, 一些家長因為自身的問題,

Advertisiment
在孩子心目中失去了威信, 結果給自己的家庭教育效果打了折扣。 因此, 要想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家長首先要完善自己, 克服一些不良行為, 為孩子樹立榜樣。

那麼, 哪些行為會有損家長的形象, 哪些行為會讓家長在孩子心目中失去威信呢?

丟棄9種行為,父母更有威信

我在家庭教育問卷中設置了相關的問題, 調查結果表明下列行為容易導致家長失去威信。 它們是:

① 不以身作則, 說話不算數;

② 家庭不和睦, 經常吵鬧;

③ 不講道理, 專制粗暴;

④ 婆婆媽媽, 整天嘮叨;

⑤ 懶散, 不求上進;

⑥ 愛吹牛, 愛自誇;

⑦ 做事不講原則, 經常用收買的方式對待孩子;

⑧ 兩面性嚴重, 討好上級, 冷落家人;

⑨ 穿著不得體, 不分場合胡亂講話。

在我的家庭教育調查中,

Advertisiment
孩子們談了自己的感受。

小A說:“我爸爸老給我許空願, 老騙我, 時間一長, 他說什麼我都不相信了。 ”

小B說:“我爸爸、媽媽經常大吵大鬧, 煩死我了, 我看不起他們。 ”

小C說:“我媽媽在家最不講道理, 動不動就胡亂罵人, 我和爸爸都煩她。 ”

小D說:“我媽特別愛嘮叨, 我一聽見她說話就煩。 ”

小E說:“我爸爸特別懶, 不求上進, 回家後除了看電視就是睡覺, 還整天打瞌睡, 他咋就睡不夠呢?”

小F說:“我爸特愛吹牛, 說的盡是些沒影的事, 我不喜歡我爸爸。 ”

小G說的可就有意思了:“我爸是個小官――小科長, 他老是跟在局長的後面轉悠, 常常把我和媽媽擱在家裡。 在外面一接我們電話就說陪局長吃飯、陪局長玩呢。 他一見局長笑得可好看了, 但是對我和媽媽卻老是冷冰冰的,

Advertisiment
我討厭他。 ”

小H說:“我媽媽不注意打扮, 還喜歡在公共場合胡亂講話, 有時她一冒傻氣大家都笑話她, 我感到很沒面子……”

看, 這就是孩子的感受。 所以我們做家長的, 應該在各個方面注意自己的言行, 切莫為一些小事, 失去了家長的威信!

小編總結:我們要想讓孩子對我們心悅誠服, 我們需要讓孩子信服我們、讓孩子感到我們的威懾, 還要讓孩子喜歡和親近我們。 三者相輔相成, 缺一不可。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