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太熱時, 即使是大人也常常不慎中暑, 何況寶寶的體溫調節中樞還沒有發育成熟, 如果在日光下暴露的時間稍長一些, 往往因不能及時有效地調節而使體溫快速升高, 由此引起中暑。 通常中暑是突然而來, 當然在此之前會有一些跡象, 比如寶寶口渴、注意力不集中、大汗淋漓、身體無力。
中暑分為先兆中暑、輕度中暑、重度中暑
中暑根據臨床表現的輕重, 可分為先兆中暑、輕症中暑和重症中暑, 而重症中暑又分為熱射病、日射病、熱痙攣三類。
1.先兆中暑。 主要表現為頭痛、眼花、耳鳴、頭暈、口渴、心悸、體溫正常或略升高,
Advertisiment
2.輕度中暑。 除先兆中暑的症狀外, 體溫在38℃以上, 面色潮紅或蒼白、大汗、皮膚濕冷、血壓下降、脈搏增快, 經休息後, 寶寶可恢復正常。
3.重度中暑。 也稱熱衰竭, 表現為皮膚涼、過度出汗、噁心嘔吐、瞳孔擴大、腹部或肢體痙攣、脈搏快;常伴有昏迷、高熱甚至意識喪失。
寶貝中暑後的急救方法
1.降低溫度。 將寶寶轉移到陰涼處, 脫掉衣服, 如果有條件可以用電扇或空調降低環境溫度。 全身用溫涼的濕毛巾擦拭, 不要用冰水或冰塊使體溫劇降, 否則會使皮膚血管極度緊縮, 皮膚血流阻斷無法繼續排熱。
2.保持呼吸通暢、掐穴位。 保持寶寶呼吸道通暢, 如有嘔吐, 應及時清理穢物。 如果寶貝陷入昏迷, 可以掐寶寶的人中穴、內關穴以及合穀穴,
Advertisiment
3.適度喝水。 如果寶貝意識清醒, 可以喝點淡鹽水、綠豆湯, 但不能過量飲水, 尤其是熱水。 因為過量飲用熱水反而會使寶寶大汗淋漓, 造成體內水分和鹽分進一步大量流失, 嚴重時還會引起抽搐。 一般兩三歲的寶寶每隔一小時飲用30~50毫升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 不要給意識不清醒的寶貝飲水, 容易造成嘔吐。
4.按摩穴位。 方法很簡單, 找到寶寶後頸部大筋兩旁凹陷處, 與耳垂平行處的風池, 以食、中指一起按摩, 以及找到寶寶下嘴唇正下方的凹窩承漿穴按壓,
Advertisiment
5.及時就醫。 如果寶寶出現高熱, 即體溫達到38攝氏度以上, 則儘快送醫院處理。
中暑的定義
從醫學理論上來看, 中暑是指在高溫環境下人體體溫調節功能紊亂而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和循環系統障礙為主要表現的急性疾病。 除了高溫、烈日暴曬外, 工作強度過大、時間過長、睡眠不足、過度疲勞等也都是引起中暑的高危因素。
中暑的易發人群
在戶外的炎炎烈日下或悶熱、高溫的環境裡工作的人。 主要有公交司機、交警、建築工人、農民、野外勘探人員、在露天上體育課的學生等, 或是煉鋼廠的爐前工人、熱軋鋼廠的操作工人、紡織廠的紡紗工人、鍋爐工等。 身體抵抗力相對較弱的人群。
Advertisiment
重度中暑可分為熱射病、日射病和熱痙攣
熱射病一般是有熱源的, 如浴室裡發生中暑, 爐前工、軋鋼工人、鍋爐工發生的中暑都是這一類;中暑者會感到頭痛、頭暈、口渴, 而且發病早期有大量冷汗, 繼而無汗、呼吸淺、脈搏較快、臉色發紅、躁動不安、神志模糊、血壓下降, 然後體溫迅速升高, 嚴重的甚至會昏迷。
日射病是在烈日下活動或停留時間過長, 由於日光直接暴曬導致的, 症狀同熱射病類似, 劇烈頭痛、噁心嘔吐、煩躁不安,
Advertisiment
熱痙攣多在悶熱的教室、房間、公共場所, 由於在高溫環境中, 身體大量出汗, 丟失大量氯化鈉, 使血鈉過低, 引起腿部、甚至四肢及全身肌肉痙攣。
導致中暑七宗罪
暴曬的修正方法:儘量不要在10點至16點時暴露在陽光裡。 如果一定要出門, 最好戴上遮陽傘或遮陽帽、戴上太陽鏡, 並塗抹防曬霜, 最好準備充足的水或飲料。
著裝不當的修正方法:外出時最好穿棉、麻、絲類的織物, 少穿化纖品類服裝, 以免大量出汗時不能及時散熱。
飲酒的修正方法:少喝酒, 少喝含咖啡因的飲料, 如可樂、咖啡等。
缺水的修正方法:別等口渴了才喝水, 應根據氣溫的高低, 每天喝1.5至2升水。出汗較多時可適當補充一些鹽水。
睡眠不足的修正方法:保證充足的睡眠也是預防中暑的有效措施。最佳就寢時間是22時至23時,最佳起床時間是5時30分至6時30分。睡眠時注意不要躺在空調的出風口和電風扇下。
劇烈運動的修正方法:夏天不提倡進行爬山等在室外、白天進行的劇烈運動,建議可選擇游泳、早晚慢跑等體育活動。
準備不足的修正方法:隨身攜帶的包包裡最好儲備上防暑降溫藥品,如十滴水、仁丹、風油精等,以防應急之用。
每天喝1.5至2升水。出汗較多時可適當補充一些鹽水。睡眠不足的修正方法:保證充足的睡眠也是預防中暑的有效措施。最佳就寢時間是22時至23時,最佳起床時間是5時30分至6時30分。睡眠時注意不要躺在空調的出風口和電風扇下。
劇烈運動的修正方法:夏天不提倡進行爬山等在室外、白天進行的劇烈運動,建議可選擇游泳、早晚慢跑等體育活動。
準備不足的修正方法:隨身攜帶的包包裡最好儲備上防暑降溫藥品,如十滴水、仁丹、風油精等,以防應急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