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班幼稚園閱讀習慣的培養

1 引導幼兒學會閱讀的方法

中班幼兒經過小班一年在園的學習和生活, 已經初步掌握了閱讀的方法, 但還存在很多幼兒亂翻書、不愛惜書、看書時頻繁書及不夠專注等問題, 根據這些現象, 我們設計了活動《我會閱讀圖書》, 請幼兒觀看老師扮演的兩組情景劇, 一組是看書時不遵守規則, 走來走去, 頻繁換書, 大聲說話等, 一組是專注閱讀圖書, 閱讀完後將圖書擺放整齊的情境, 看完兩組表演後, 請幼兒自己講述兩組閱讀活動情境中哪些現象是不好的, 哪些是值得學習的。 觀看了直觀的表演, 幼兒清楚地講述出了第一組表演中不好的閱讀習慣

Advertisiment
根據幼兒的回答, 教師和幼兒一同制訂了閱讀的規則:

1、取圖書時要排隊, 不能爭搶圖書。

2、安靜的看書, 輕輕的翻書, 不損毀圖書。

3、在閱讀時不能走來走去, 不影響他人。

4、閱讀完圖書後要將圖書整齊的放回圖書櫃。

通過制定規則, 讓幼兒瞭解在閱讀時必須遵守的要求, 在規則制定後, 教師要及時的對幼兒進行觀察和督促, 在每次閱讀活動後進行小結, 讓幼兒將這些習慣和規則進行內化, 從開始的教師管理慢慢的變為自我管理。

2 根據幼兒年齡特點選擇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閱讀資料

1、“讀一本好書, 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因此, 閱讀的種子, 應該是一本本適合幼兒的優秀圖畫書,

Advertisiment
幼稚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指出:要“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幼兒文學作品, 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 並通過多種活動説明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

2、長期以來, 人們較多地將幼兒文學活動的功能定位於“德育”, 而弱化或忽略了文學活動的本體功能——審美, 即文學作品用來提高人的思想, 美化人的心靈, 陶冶人的情操的功能。 而且, 很多幼稚園的文學活動往往沒有充分認識到文學作品的人文內涵、審美價值、社會文化意義及在欣賞感悟、思維品質等方面的作用, 這與當前教育理念中的人文素質、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對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追求是不相契合的。

3、由此而帶來幼兒文學活動在內容的選擇上過多的考慮“是否具有教育意義”;形式上只注重了表達與機械記憶,

Advertisiment
而輕視了欣賞與創造表現。 我們提倡閱讀經典、千字文、三字經,弟子規、經典童話等, 滋養孩子們的心靈, 潤澤孩子們的童年。

3 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和氛圍

1、應該給孩子營造出一種健康、乾淨、溫暖和快樂的閱讀環境和閱讀氛圍。 專家指出, 閱讀的興趣要從小培養, 其中環境的薰陶最為重要。

2、要想孩子愛上閱讀, 父母首先要對閱讀也產生興趣。 最理想的環境是:充滿書香的家。 書在家裡無處不在, 讀書是家裡成員的休閒活動之一, 而且父母經常與孩子交流閱讀經驗和心得, 在這種環境中, 孩子必然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3、鼓勵幼兒將書當“玩具”去玩, 視“書”為好朋友的觀念。

Advertisiment
兒童在很小的時候就對書面語言產生了興趣。 在兒童語言發展關鍵期內, 我們應及早地為幼兒提供完整語言的學習機會。

4 創設班級圖書館, 引導幼兒自主管理

首先和孩子們共同商量建立圖書館的事情, 並討論建立圖書館需要哪些程式和材料, 接下來讓幼兒自己製作圖書的標籤, 並商討出了借書規則:

1、每次只能借一本圖書。

2、借書找當天的值日生登記。

3、兩周內歸還圖書。

4、如果圖書損毀, 必須拿一本類似的圖書放入班級圖書館。

班級圖書館成立後, 孩子們都非常積極地借書, 家長對這項活動也非常支持, 能督促幼兒按時還書, 家長們還說通過這個活動增強了孩子的責任感, 也擴大了孩子的知識面,

Advertisiment
培養了閱讀習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