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位置:
根據《針灸學》經絡與穴位記載中脘取穴位置在上腹部, 前正中線上, 當臍中上4寸處為中脘穴位所在之處。 中脘穴隸屬於十四經穴中的任脈穴, 簡稱任脈。 任脈穴經絡脈總共計有24個穴位, 若中脘穴痛即發生於此經脈部位。
取穴方法:
患者可採用仰臥的姿勢, 中脘穴位於人體上腹部, 前正中線上, 當臍中上4寸, 即一個橫掌的距離。 要注意的是, 這裡所說的橫掌, 是以自己的手掌作為尺度的, 具體找法如下:胸骨下端和肚臍連接線中點即為此穴。
穴位解剖:
中脘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腹白線、腹橫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
Advertisiment
層次解剖:皮膚→皮下組織→腹白線→腹橫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
布有第七肋間神經的前皮支和腹壁上動、靜脈。
在腹白線上, 深部為胃幽門穴部;有腹壁上動、靜脈;布有第七、八肋間神經前皮支的內側支。
2 中脘的作用
主治疾病:消化系統疾病, 如腹脹、腹瀉、腹痛、腹鳴、吞酸、嘔吐、便秘、黃疸等, 此外對一般胃病、食欲不振、目眩、耳鳴、青春痘、精力不濟、神經衰弱也很有效。
按摩中脘穴建議用食指與中指雙指腹按壓中脘穴, 力道可稍微加重按壓或按揉, 指壓時會有酸痛, 若按摩出現打嗝為正常現象,
Advertisiment
穴位配伍:
1、中脘穴配百會穴、足三裡穴、神門穴治失眠、髒躁;
2、中脘穴配膻中穴、天突穴、豐隆穴治哮喘;
3、中脘穴配梁丘穴、下巨虛穴治急性胃腸炎;
4、中脘穴配肝俞穴、太沖穴、三陰☆禁☆交穴、公孫穴治療胃十二指腸球部潰瘍;
5、中脘穴配上脘穴、梁門穴(電針20分鐘)治膽道蛔蟲症;
6、中脘穴配陽池穴、胞門穴、子戶穴(針灸並用), 治腰痛、痛經、月經不調(子宮不正);
7、中脘穴配氣海穴、足三裡穴、內關穴、百會穴治胃下垂。
8、中脘穴配內關穴、梁丘穴治胃痛。
9、中脘穴配天樞穴、內關穴、氣海穴治急性腸梗阻。
10、中脘穴配天樞穴、足三裡穴治痢疾。
11、中脘穴配天樞穴, 有和胃降逆, 化濕去穢的作用, 主治霍亂吐瀉。
12、中脘穴配氣海穴, 有益氣攝血的作用, 主治便血,
Advertisiment
13、中脘穴配足三裡穴, 有調和胃氣, 升提脾氣, 去濕化濁的作用, 主治胃痛, 泄瀉, 黃疸, 四肢無力。
14、中脘穴配胃俞穴, 屬俞募配穴法, 有調中和胃, 寬中利氣的作用, 主治胃脘脹滿, 食欲不振, 嘔吐呃逆。
12 3 中脘穴穴位說明
中脘出《脈經》。 《脈經》名中管。 別名上紀、太倉、胃脘。 屬任脈。 中脘是胃的募穴, 八會穴之腑會, 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三焦經、足陽明胃經、任脈的交會穴。 中即中間, 脘即胃脘, 此穴當胃脘之中部, 故
中脘穴別名:上紀穴, 胃脘穴, 大倉穴, 太倉穴, 胃管穴, 三管穴, 中管穴, 中碗穴。
中脘。 中:指本穴相對於上脘穴、下脘穴二穴而為中也。 脘:空腔也。 該穴名意指任脈的地部經水由此向下而行。 本穴物質為任脈上部經脈的下行經水,
Advertisiment
上紀:上, 上部也。 紀, 綱紀之意。 上紀名意指本穴對胸腹體表的氣血有抓總提綱的作用。 本穴物質為胸腹上部下行而至的地部經水, 在本穴為先聚集後下行, 本穴如有對胸腹體表氣血抓總提綱的作用, 故名上紀。
胃脘:胃, 胃腑也。 脘, 空腔也。 胃脘名意指本穴氣血直接作用於胃腑。 本穴氣血為地部經水, 性溫, 與胃經氣血同性, 可直接調控胃腑氣血的陰陽虛實, 故名胃脘。 胃管名意與胃脘同, 管通脘。
大倉:大, 與小相對, 大也。 倉, 倉庫也。 大倉名意指本穴為地部經水彙聚的大倉庫。 理同中脘名解。 太倉名意與大倉同。
三管:三, 指手太陽、手少陽、足陽明三經也。
Advertisiment
手太陽手少陽足陽明任脈之會。 本穴物質為地部經水, 它不光來自于任脈上部經脈的冷降之水, 還有手太陽手少陽足陽明三經的冷降水液, 故為手太陽手少陽足陽明任脈之會。
附注:胃經募穴, 八會穴之腑會, 手太陽、少陽、足陽明、任脈之會。
特異性:手太陽、少陽、足陽明所生, 任脈之會。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