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藥促排卵的三個藥方

現代醫學所說的內分泌功能紊亂, 不排卵, 相當於祖國醫學中的月經病。 中藥促排卵仍以臨床症狀辯證施治為主。 臨床上應用中藥促排卵的方劑有促卵泡湯、促排卵湯、促黃體湯三個基本方法, 並隨症加減, 用於月經週期的不同時間, 有一定的效果。 具體方法如下:

1、促卵泡湯
本方重在促卵泡發育。 當歸15克、熟地12克、白芍15克、女貞子10克、山藥15克、田大雲12克、旱蓮草20克、菟絲子15克、何首烏12克。
腎陽虛明顯者加仙茅、仙靈脾、補骨脂;腎陰虛重者加山萸肉、金櫻子、杞果。
脾虛者加黨參、黃芪、白術。
血虛者加雞血藤、黃精, 重用當歸、熟地。
Advertisiment
腰痛者加續斷、杜仲、桑寄生。
胖人多痰濕者加陳皮、半夏、枳殼、蒼術。
肝氣鬱結者加香附、柴胡、郁金、全瓜萎。
從月經週期第5天開始服用, 每日一劑, 連續6天。
2、促排卵湯
本方主要促使發育成熟的卵泡排卵。 當歸12克、赤芍10克、丹參15克、澤蘭10克、杞果15克、熟地12克、金櫻子15克、王不留行15克、香附9克、紅花15克、茺蔚子12克、仙靈脾15克(加減見促卵泡湯)。 從月經週期第11天開始, 每日一劑, 連服6天。

3、促黃體湯
本方主要促使黃體生成並能使其分泌足量的黃體酮。 龜板12克、丹參15克、旱蓮草20克、川斷12克、大雲15克、杞果20克、菟絲子15克、女貞子10克、巴戟天12克、仙靈脾15克、制附子6克、肉桂3克(另包沖服)。 痛經者重用肉桂, 並加烏藥、元胡;
血瘀者加澤蘭、桃仁;寒甚者重用附子、巴戟天,
Advertisiment
並加炮薑、山萸肉。
其餘加減見促卵泡湯。 從月經第17天開始服, 隔日1劑, 共5劑。
(實習編輯:溫豔芳)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