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西醫小妙招舒緩孕期腰痛

產後維持正確姿勢

林家瑋醫師觀察, 懷孕期間的腰酸背痛, 產後約8~9成會逐漸改善, 但因為懷孕後身體處於修復狀態, 頻繁照顧新生兒有時容易讓媽媽忽略正確的姿勢維持, 進而讓腰酸背痛的情況持續發生, 建議媽咪要留意日常生活中的姿勢調整, 例如:喂寶寶喝奶時, 背後墊一個枕頭, 儘量不聳肩;以側躺姿勢哺乳時, 身後可以放置一個枕頭做為背部支撐;幫寶寶換尿布時, 維持脊椎的直立, 否則頻繁彎腰的結果, 會讓酸痛無法緩解;久站時要記得適時活動一下變換姿勢;選購合適高度的嬰兒床,

Advertisiment
避免抱起熟睡中的嬰兒時總是需要過度彎腰。

林家瑋醫師指出, 產婦的生理狀態, 通常會在生產完後4~6周, 恢復到懷孕前的狀態, 因此, 媽咪產後就可逐漸恢復懷孕前的運動習慣。 原則上建議以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為主, 每週150分鐘。 此外, 可針對大肌群加強肌力訓練, 從背部、腹部以及大腿的肌肉開始, 進行每週兩次的肌力及阻力訓練。

預防腰酸背痛可從孕前開始

核心肌群位於身體的中段位置, 包含背部、腹部與骨盆部位的肌肉群, 強壯的核心肌群可保護脊椎、穩定體態、支撐身體結構, 並維持良好的平衡感, 更能幫助解決腰酸背痛的惱人問題。

如果媽咪懷孕前即保有運動習慣, 為了讓懷孕時的腰酸背痛症狀不那麼明顯,

Advertisiment
孕前即可加強訓練背部與腹部的核心肌群力量, 讓懷孕後的身體負擔能因此減少;而產後若繼續鍛鏈, 也能避免酸痛症狀持續, 並有助於強化腹部與背部的肌肉力量, 保護五臟六腑、維持體態。

中醫調養建議

臺北慈濟醫院中醫部中醫內科主治醫師吳佩青表示, 懷孕期間或是產後的腰酸背痛, 對孕產婦的生活品質影響很大。 以中醫理論而言, 妊娠期間, 如果因為母體本身氣血不足或是勞傷, 容易導致血氣運行不暢或是陰精虧虛, 是導致孕期腰酸背痛的主因;而產後腰背酸痛的可能因素雖有血虛、風寒、腎虛或血瘀等, 但主因仍為氣血不足。

臨床觀察, 約有1/3的孕媽咪產後經過適度休息及調養後, 約一個多月便能緩解腰酸背痛,

Advertisiment
但仍有部分產婦在產後一年半持續為腰酸背痛所苦, 吳佩青醫師建議, 若要改善酸痛, 除了從矯正不良姿勢著手外, 也可以服用適當中藥的方式來做治療。

不論孕期或是產後, 中醫的調理一般習慣採取調和血脈、補腎壯骨的中藥材進行治療, 如:使用杜仲、續斷、桑寄生、菟絲子、黃耆、當歸、黨參或人參等藥材, 建議媽咪依據合格中醫師的建議, 以辨別體質後所開立的藥物來做為腰酸背痛的預防或治療, 坐月子期間, 適度的走動或進行輕鬆的運動也是可行方法, 但建議媽咪產後宜充分臥床休息, 少采坐姿並避免維持蹲姿。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