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孩子吃飯的問題, 大多數的家長都覺得是個難題, 不是追著邊玩邊吃, 就是不願意吃。 為什麼孩子不願意吃飯, 難道孩子不吃飯不餓嗎?對於這個問題, 大多數的家長都不知道, 其實在3-6歲的兒童是最容易患上厭食症的。 患上厭食症的孩子, 對於一切美味的食物, 都完全沒有興趣。 所以就形成了吃飯艱難的問題。
小兒厭食症是指小兒(主要是3-6歲)較長期食欲減退或食欲缺乏為主的症狀, 其發生無明顯的季節性, 在夏季症狀可加重。 它是一種症狀, 並非一種獨立的疾病。 厭食症屬於中醫所說的脾胃病(也就是消化系統病)。
Advertisiment
有的孩子是因為慢性疾病引起厭食, 比如貧血、佝僂病、肝炎、消化不良及長期便秘等慢性病, 可能造成長時間厭食,這時應該檢查清楚, 把慢性病治療好了以後, 食欲才可以得到改善。 但是, 大多數小兒厭食症不是由於疾病引起, 而是由於不良的飲食習慣、不合理的飲食制度、不佳的進食環境及家長和孩子的心理因素造成的。 其中最主要還是因為父母缺少正確的育兒知識, 餵養不當形成的。
小兒厭食的治療:
﹙一﹚常規治療
1、先帶孩子到正規醫院兒科或消化內科進行全面細緻的檢查,
Advertisiment
2、飲食要規律, 定時進餐, 保證飲食衛生;生活規律, 睡眠充足, 定時排便;營養要全面, 多吃粗糧雜糧和水果蔬菜;節制零食和甜食, 少喝飲料。
3、改善進食環境, 使孩子能夠集中精力去進食, 並保持心情舒暢。
4、家長應該避免“追喂”等過分關注孩子進食的行為;當孩子故意拒食時, 不能遷就, 如一、兩頓不吃, 家長也不要擔心, 這說明孩子攝入的能量已經夠了, 到一定的時間孩子自然會要求進食;決不能以滿足要求作為讓孩子進食的條件。
5、加強體育鍛煉, 尤其是長跑、游泳等耗氧運動。
6、不要盲目吃藥, 莫濫用保健補品;可以適當服用調理脾胃,
Advertisiment
注意事項:
治療小兒厭食症的用藥禁忌:一般不能過用滋補藥, 如人參、熟地、龜板……這些藥容易膩胃傷脾反而加重厭食。 另外也不能用很多苦寒攻下的藥, 如大黃、黃連、檳榔……這類藥也能損傷脾胃功能。 最好是用一些藥性平和、藥味甘平,養胃運脾助運的中藥為宜。
﹙二﹚推拿治療
厭食的患兒往往既厭食又厭藥,
很難配合治療。
推拿治療小兒厭食有顯著的療效,
健脾開胃,
通達中焦。
下面根據不同的中醫證型介紹幾種推拿治療方法:
(1)乳食壅滯:
1)治療原則:消食導滯。
2)推拿處方:清板門100次、逆運內八卦100次、推四橫紋100次、捏脊6遍、退六腑100次、揉合穀100次。
Advertisiment
(2)痰濕滋生:
1)治療原則:健脾燥濕化痰。
2)推拿處方:補脾經200次、揉一窩風100次、揉外勞宮100次、摩腹3分鐘、逆運內八卦100次、捏脊6遍、推四橫紋100次。
(3)蟲積傷脾:
1)治療原則:健脾驅蟲。
2)推拿處方:摩腹5分鐘、揉天樞200次、推下七節骨200次、逆運內八卦100次、推四橫紋100次、捏脊6遍。
(4)脾胃虛弱:
1)治療原則:益氣健脾和中。
2)推拿處方:補脾經200次、揉一窩風200次、逆運內八卦100次、推四橫紋100次、揉外勞宮100次、補腎經100次、清天河水100次。
注意事項:
1)進行適當的戶外活動, 多曬太陽, 增加體質。
2)進食要定時定量, 防止偏食、挑食, 盡可能母乳餵養, 並及時添加輔助食品。 食品結構合理, 保證營養。
3)對於蟲積傷脾型厭食的治療, 應配合服用祛蟲藥
﹙三﹚針灸治療
常用穴:四縫。
備用穴:足三裡。
Advertisiment
操 作:
每次僅取一側中指四縫穴, 消毒後, 醫者以左手固定並充分暴露穴區, 右手持28號5分長的毫針, 迅速點刺, 擠出少量黃白色粘液, 並以消毒幹棉球按壓片刻。 症情較重者。 可加足三裡穴, 以30號1寸針, 刺至得氣後不留針。 每次取一側。 上述治法, 均隔日1次, 二側交替。
注意事項:
(1)本病防治, 不能依靠單一手段, 而應採取綜合措施, 如:飲食定時定量, 切忌偏食、零食, 建立良好的進食環境。 忌食生冷肥膩食物, 切忌強制進食。
(2)四縫穴一般刺至無黃白色液體擠出即可停治。
(3)本法適於年齡較小的患兒。
耳穴貼壓法:
常用穴:脾、胃。
備用穴:神門、迷根。
操 作:
一般僅取常用穴, 如可加一備用穴(二穴可輪用)。 每次取一側穴, 以王不留行子或磁珠貼壓, 由家長每日按壓2~3次,每次按壓半至1min。二側交替,2~3日換貼1次。
注意事項:
(1)本法用於症狀較輕或有先兆症狀作預防的小兒。
(2)家長在按壓時,注意手法不可過重。因小兒皮膚嬌嫩,過重可引起破損。
燈火灸:
常用穴:耳背脾。
耳背脾穴位置:耳輪腳消失處的耳背部。
操 作:
先輕揉左側耳背部,促使局部充血。穴處常規消毒後,取燈心草一根,將一端在麻油或其它植物油中浸泡片刻,瀝幹,點燃,對準耳背脾點灸,以聽到啪的一聲為宜。如無,可再點灸一次,但不超過二次。不效者,可於7日後,在右側耳背脾再點灸一次。
注意事項:
(1)本法適用於各類因飲食不當所致的小兒厭食症。
(2)點灸後,穴區局部可敷以創可貼,防止患兒抓搔,以免引起感染。
穴位注射:
常用穴:足三裡。
操 作:
藥液:維生素D3 注射液,嬰幼兒用30萬U(1ml),10歲以上者用40~60萬U。
每次選取一側穴區,以碘伏消毒後,用2~5ml注射器吸取藥液,對準穴位快速破皮,緩緩送針至有得氣感(此時手感受略有沉緊感),回抽無血,將藥液注入。每週注射器1次,二側穴位於交替使用。4次為一療程。
注意事項:
(1)本法僅適用於脾虛厭食症,表現為厭食或偏食,面色少華,腹脹便溏,消瘦,生長發育遲緩,抵抗力差的患兒。這些患兒,往往還伴有煩躁多汗及雞胸等佝僂病症狀。
(2)因維生素D3為油劑注射液,注藥時針頭陰力較大,注射前應將注射器接頭擰緊,以防松脫藥液外溢。
(3)可配合食療:山楂糕,每服10~30g;雞肫皮適量,洗淨,研粉,每服1~3g,每日2~3次。
﹙四﹚食療方
一、雞內金粥
原料:雞內金6個,幹橘皮3克,砂仁2克,粳米50克,白糖適量。
制用法:將雞內金、幹橘皮、砂仁研成細末備用。先將粳米入鍋加適量的清水煮粥,在粳米快熟時將上述藥末入鍋一起熬煮至爛熟,然後調入適量的白糖即成。此方可每日服3次,應連服5-7天。
功效: 此方具有消食化滯、理氣和胃的功效。
二、冰糖烏梅湯
原料::烏梅、冰糖各60克。
制用法:將烏梅洗淨且浸泡20分鐘後去核、切丁,將烏梅丁入鍋加適量的清水煮至半熟,然後加入冰糖,,熬煮至冰糖完全熔化即成,待其冷卻後裝瓶備用。每次服用半勺,每日可服用3次。
功效:此方具有生津止渴、開胃澀腸、消炎止痢的功效。
三、小兒消食粥
原料:山楂片10克,高粱米50克,奶粉、白糖各適量。
制用法:將山楂片和高粱米一起入鍋用小火炒焦。將炒焦的山楂片和高粱米一起碾成粗粉。將此粗粉置於砂鍋內加適量的清水熬煮至爛熟,再調入適量的奶粉和白糖即成。不滿1歲的小兒可每次服用10克的消食粥;2-3歲的小兒可每次服用20克的消食粥;4歲的小兒可每次服用30-40克的消食粥。每日服3 次。
功效:此方具有開胃消食、補氣健脾、化滯消積、活血化瘀、收斂止痢的功效。
由家長每日按壓2~3次,每次按壓半至1min。二側交替,2~3日換貼1次。注意事項:
(1)本法用於症狀較輕或有先兆症狀作預防的小兒。
(2)家長在按壓時,注意手法不可過重。因小兒皮膚嬌嫩,過重可引起破損。
燈火灸:
常用穴:耳背脾。
耳背脾穴位置:耳輪腳消失處的耳背部。
操 作:
先輕揉左側耳背部,促使局部充血。穴處常規消毒後,取燈心草一根,將一端在麻油或其它植物油中浸泡片刻,瀝幹,點燃,對準耳背脾點灸,以聽到啪的一聲為宜。如無,可再點灸一次,但不超過二次。不效者,可於7日後,在右側耳背脾再點灸一次。
注意事項:
(1)本法適用於各類因飲食不當所致的小兒厭食症。
(2)點灸後,穴區局部可敷以創可貼,防止患兒抓搔,以免引起感染。
穴位注射:
常用穴:足三裡。
操 作:
藥液:維生素D3 注射液,嬰幼兒用30萬U(1ml),10歲以上者用40~60萬U。
每次選取一側穴區,以碘伏消毒後,用2~5ml注射器吸取藥液,對準穴位快速破皮,緩緩送針至有得氣感(此時手感受略有沉緊感),回抽無血,將藥液注入。每週注射器1次,二側穴位於交替使用。4次為一療程。
注意事項:
(1)本法僅適用於脾虛厭食症,表現為厭食或偏食,面色少華,腹脹便溏,消瘦,生長發育遲緩,抵抗力差的患兒。這些患兒,往往還伴有煩躁多汗及雞胸等佝僂病症狀。
(2)因維生素D3為油劑注射液,注藥時針頭陰力較大,注射前應將注射器接頭擰緊,以防松脫藥液外溢。
(3)可配合食療:山楂糕,每服10~30g;雞肫皮適量,洗淨,研粉,每服1~3g,每日2~3次。
﹙四﹚食療方
一、雞內金粥
原料:雞內金6個,幹橘皮3克,砂仁2克,粳米50克,白糖適量。
制用法:將雞內金、幹橘皮、砂仁研成細末備用。先將粳米入鍋加適量的清水煮粥,在粳米快熟時將上述藥末入鍋一起熬煮至爛熟,然後調入適量的白糖即成。此方可每日服3次,應連服5-7天。
功效: 此方具有消食化滯、理氣和胃的功效。
二、冰糖烏梅湯
原料::烏梅、冰糖各60克。
制用法:將烏梅洗淨且浸泡20分鐘後去核、切丁,將烏梅丁入鍋加適量的清水煮至半熟,然後加入冰糖,,熬煮至冰糖完全熔化即成,待其冷卻後裝瓶備用。每次服用半勺,每日可服用3次。
功效:此方具有生津止渴、開胃澀腸、消炎止痢的功效。
三、小兒消食粥
原料:山楂片10克,高粱米50克,奶粉、白糖各適量。
制用法:將山楂片和高粱米一起入鍋用小火炒焦。將炒焦的山楂片和高粱米一起碾成粗粉。將此粗粉置於砂鍋內加適量的清水熬煮至爛熟,再調入適量的奶粉和白糖即成。不滿1歲的小兒可每次服用10克的消食粥;2-3歲的小兒可每次服用20克的消食粥;4歲的小兒可每次服用30-40克的消食粥。每日服3 次。
功效:此方具有開胃消食、補氣健脾、化滯消積、活血化瘀、收斂止痢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