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是傳統中醫治療疾病的一種手法, 家長也可以在家自行給孩子推拿, 一是可以止瀉, 另外也可以增強寶寶的抵抗力。 傷食瀉和因脾胃虛寒引起的腹瀉, 治療手法是不一樣的, 需要中醫進行辯證治療。
1.揉腹法家長可以把手掌攤開, 放在寶寶的腹部, 逆時針輕揉50下左右, 或者2分鐘左右。 這個按摩手法可以讓孩子止住腹瀉, 同時促進腸胃功能潤化。 醫生提醒, 一定要逆時針, 也就是要逆著腸子的方向揉動。
2.推背法要領是順著寶寶的脊柱由下往上搓, 一直搓到皮膚微紅發熱為止。 小兒腹瀉傷經液,
Advertisiment
用拇指側面或者食指、中指指腹, 從寶寶的骶骨(尾椎)處往上推, 直推到腰部, 即命門(督脈穴, 第二腰椎下凹陷中)處止。 推拿時, 手法可以稍重一些, 推到皮膚發熱為適度。 這是比較好的止瀉手法。
4.揉板門板門穴在手掌大魚際平面, 家長可以用右手拇指指腹順時針旋揉寶寶手掌大魚際, 次數在50次左右。 按揉這裡, 可以健脾促消化, 增強腸的蠕動功能, 讓寶寶的腸功能更好。
5.補腎家長按住寶寶的小拇指最外面一節的指腹, 順時針旋推, 150~300次。 在這裡, 是寶寶腎經的反應點, 腎主水, 所以推拿此處可以補腎水, 防治寶寶因腹瀉而發生脫水的情況。
Advertisiment
注意事項:在給孩子按摩推拿之前, 一定要準備好嬰兒按摩油, 在按摩部位塗抹均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