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醫治療嬰兒濕疹 媽媽要知道

中醫稱濕疹為“濕毒瘡”或“濕氣瘡”。 所謂“毒”, 是指一些熱毒, 令身體產生排斥及敏感反應, 而這些熱毒可能是由食物、環境或日常用品所致。 至於“濕”, 是指身體機能受濕阻以致呆滯。 嬰兒濕疹隸屬于濕疹, 是嬰兒由於吸入物或者食入物導致的一種過敏現象。 下面我們將介紹下嬰兒濕疹最佳治療方法。

中醫認為濕疹主要與濕邪有關, 濕可蘊熱, 發為濕熱之證, 久之濕則傷脾, 熱則傷陰血, 而致虛實夾雜之證。 急性濕疹多見濕熱之證, 慢性濕疹多為虛實夾雜之證。 治療時以清熱利濕, 疏風養血潤燥為主。 中藥清濕散中白芷祛風散寒,

Advertisiment
消腫排膿, 燥濕止帶;苦參清熱燥濕, 用於濕疹, 濕瘡, 皮膚瘙癢, 疥癬麻風;夏枯草清肝、散結;青黛清熱解毒, 涼血, 用於溫毒發斑;黃柏用於濕熱瀉痢, 濕疹瘙癢;枯礬、雄黃用於燥濕;烏賊骨收濕斂瘡, 主治濕疹潰瘍。


嬰兒濕疹中醫治療方案

嬰兒濕疹的治療方法最好是使用中藥成分的外用藥, 因其不含激素, 對嬰兒嫩嫩的肌膚比較適合。 (小兒化濕膏)為純天然的中藥成分, 對嬰兒肌膚無任何刺激、副作用, 且塗抹之上會有涼涼的感覺, 使嬰兒情緒迅速穩定。 而且在治療濕疹的同時加強嬰兒自身體質, 防止痊癒後復發。

應儘量避免讓寶寶接觸可能引起過敏的物質。 如寶寶對雞蛋過敏, 可暫時不添加。 如果寶寶吃母乳,

Advertisiment
媽媽應注意不要吃易引起過敏的魚、蝦、羊肉等食物, 最好別吃辣椒等刺激性食品。 同時, 保持寶寶雙手的清潔, 經常幫寶寶剪手指甲, 必要時給寶寶戴手套, 避免搔抓, 以免感染, 濕疹十分痛癢, 寶寶常會用手抓, 抓撓會引起皮膚的細菌感染。 不能用鹼性強的肥皂、熱水洗患處皮膚。 因為肥皂和熱水會將寶寶皮膚表面的油脂洗掉, 使皮膚更加乾燥, 還會刺激肌膚。

採用母乳餵養可能會有緩解嬰兒濕疹的效果。 研究表明, 對那些容易患濕疹的寶寶(因為孩子的父母患過濕疹), 從一開始就進行母乳餵養有助於預防嬰兒濕疹。 但對一個已經患了濕疹的寶寶, 母乳餵養是否能緩解病情還有爭議, 但專家們認為母乳餵養至少不會加重嬰兒濕疹。

Advertisiment

護理嬰兒濕疹的注意事項

1、避免有剌激性的物質接觸皮膚, 不要用鹼性肥皂洗患處, 也不要用過燙的水洗患處, 不要塗化妝品或任何油脂。

2、室溫不宜過高, 否則會使濕疹癢感加重。 衣服要穿得寬鬆些, 以全棉織品為好。

3、母乳餵養可以防止由牛奶餵養而引起異性蛋白敏所致的濕疹。

4、嬰兒濕疹發作期間不要種牛痘(天花已消失, 現已不種牛痘), 也不要和有單純皰疹的人接觸, 以免發生皰痘。


嬰兒濕疹的中醫治療方案

嬰兒濕疹藥膳方法

菊花茶:菊花兩錢, 開水沖泡飲用, 可清熱散風解毒。

銀花茶:銀花五錢煎水, 加糖適量飲用, 可清熱解毒、消腫痛、除瘡毒。

荷葉粥:粳米一兩, 先以常法煮粥, 待粥將熟時取鮮荷葉一張洗淨,

Advertisiment
覆蓋粥上, 再微煮片刻, 揭去荷葉, 粥成淡綠色, 調勻即可, 食時加糖少許, 可清暑熱、利水濕。

薏米粥:薏米一兩以常法煮粥, 米熟後加入澱粉少許再煮片刻, 再加入砂糖、桂花少量調勻後食用, 有清熱利濕, 健脾和中之效。

茵陳陳皮茶:茵陳、陳皮各三錢煎水飲用, 可加少許糖, 有助清熱利濕、理氣健脾燥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