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濕疹中醫如何治療才好?中醫認為濕疹主要與濕邪有關, 濕可蘊熱, 發為濕熱之證, 久之濕則傷脾, 熱則傷陰血, 而致虛實夾雜之證。 急性濕疹多見濕熱之證, 慢性濕疹多為虛實夾雜之證。
治療時以清熱利濕, 疏風養血潤燥為主。 中藥清濕散中白芷祛風散寒, 消腫排膿, 燥濕止帶;苦參清熱燥濕, 用於濕疹, 濕瘡, 皮膚瘙癢, 疥癬麻風;夏枯草清肝、散結;青黛清熱解毒, 涼血, 用於溫毒發斑;黃柏用於濕熱瀉痢, 濕疹瘙癢;枯礬、雄黃用於燥濕;烏賊骨收濕斂瘡, 主治濕疹潰瘍。
寶寶濕疹 中醫治療法
中醫是怎樣治療嬰兒濕疹的
Advertisiment
中醫認為本病多因飲食失調, 內蘊濕熱, 外受風濕熱邪所致。 臨床上分幹性(丘疹性)、濕性(糜爛性)兩型。 常反復發作, 並多伴有胃腸道消化障礙症狀。 臨床治療多用內外兼治法, 內服苭以清熱、解毒、涼血、滲濕為主, 外用苭根據幹性、濕性之不同, 予以不同處理。 臨床證治如下:
1、幹性(丘疹性)病例:疹如粟粒大, 癢痛相兼, 起白屑如疥癬, 疹隱紅而乾燥, 此多偏熱。
內服苭:治以清熱解毒為主。 處方舉例:連翹9g、黃柏6g、馬齒莧9g、青黛3g、地膚子9g、蟬衣3g、澤瀉9g。
外用苭:(1)一支蒿9g、元明粉3g、敗醬草15g, 煎濃液外洗, 或(2)鮮馬齒莧(適量)洗淨搗成泥外敷, 每天換苭1次。
2、濕性(糜爛性)病例:濕疹部浸潤滲出液較多, 或有膿性分泌物, 重者可融合成片或延及全身, 有腥味,
Advertisiment
內服苭:治以涼血滲濕為主。 處方舉例:生地9g、青黛3g、敗醬草15g、紫草3g、馬齒莧9g、荷葉6g、地膚子9g、土茯苓9g。
外用苭:(1)青黛粉3g、黃柏粉9g、混合外撒, 或香油調勻外塗, 每日1—2次;或(2)輕粉3g、松花粉9g、黃柏粉9g、青黛粉3g, 香油調勻外塗, 每日1—2次;或(3)蒼術粉、黃柏粉等量, 植物油調外敷, 每日1—2次。
寶寶濕疹的外治療法
嬰兒濕疹的外治法
1、滲液多者, 宜外洗及濕敷, 可用:地榆、黃柏、金銀花、馬齒莧、千里光、黑面神、火炭母等, 選2—4味各30克, 水煎待溫或冷後, 外洗及濕敷;也可用綠茶葉水濕敷。
2、濕性者, 經外洗及濕敷, 滲液已很少或無滲液時, 或濕敷之間歇期, 可用青黛散或黃連粉、麻油調搽(粉與油之比為l:3—4), 或用蛋黃油外搽。
3、幹性者, 用潤肌膏外搽, 也可酌情使用三黃洗劑或爐甘石洗劑外搽。
Advertisiment
嬰兒濕疹的其他療法
1、飲食療法
赤小豆粥:赤小豆10—15克, 陳皮1.5克, 粳米30克, 加水適量煮粥, 分數次食之。
玉米須水:玉米須適量煎水, 代茶飲之。
寶寶濕疹的預防調護
2、預防調護
加強護理, 調節哺乳時間, 避免餵食過飽;母親忌食辛辣燥熱等食物;避免搔抓, 不宜穿絨衫、毛衣及蓋被過暖;一般暫不作預防疫苗注射。
嬰兒濕疹的治療原則:
濕疹可使用的藥物種類繁多, 應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凡更換新藥前, 一定把以前所用藥物清除乾淨。 在更換藥物時最好先在小塊濕疹塗擦, 觀察效果, 以決定是否使用。 避免因藥物使用不當加重病情。
嬰兒濕疹用什麼樣藥物劑型治療濕疹依據濕疹表現而定, 如紅腫明顯,
Advertisiment
對濕疹不嚴重的寶寶, 只需局部用藥, 但不能自行濫用藥物, 以免引起皮膚損害或感染。
嬰兒濕疹用什麼藥膏?
可以先用維膚膏, 如果未見好轉, 需要到醫院檢查一下。 另外還有一種“濕寧膏”, 據傳是純天然中草藥配方萃取而成, 不僅藥性吸收好、見效快, 且使用方法簡單、安全便捷。 不過, 我們還是建議寶寶濕疹慎用藥, 好多號稱不含激素的寶寶濕疹藥膏都被檢出有激素或抗生素成分, 尤其激素號稱皮膚鴉☆禁☆片, 會使寶寶產生激素依賴, 容易反復, 發展成困擾一生的慢性濕疹。
小編總結:嬰兒濕疹是由於小兒對某些物質如乳類、雞蛋、魚蝦等敏感性比正常的嬰兒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