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媽媽健康>常見疾病>正文

中醫治療痛經-腕踝針配局部溫針

周俊青用腕踝針配合局部溫針治療痛經患者, 取得較為滿意的療效。
腕踝針:選雙側下一區, 用28號或30號1.5寸不銹鋼針, 常規消毒后, 將針與皮膚呈300夾角, 快速沿皮向上平刺約1.3寸。 體針:取氣海、合谷、三陰☆禁☆交。 氣海直刺l~1.5寸, 快速捻轉, 以局部酸脹針感達會陰部為佳。 針刺得氣后, 在針柄上套一長1. Scm艾條, 從下部點燃, 待燃盡后, 除去灰燼, 再置一截艾條于針柄上, 續灸;合谷用補法, 三陰☆禁☆交用瀉法, 根據疼痛緩解情況決定留針時間長短。 于痛經發作時連針5天為第1個療程, 下次月經來潮前1周行下1個療程, 連續數月。
痛經多因貪涼飲冷、涉水淋雨等因素,
Advertisiment
導致寒凝經絡, 氣滯血瘀, 故治療以溫經散寒、行氣活血為主, 病位在臍下少腹, 故取雙側腕踝針下1區, 以治療相應區域的病變。 氣海位于下腹部, 隸屬于任脈, 強刺激后加灸, 以溫經散寒, 調氣活血;補合谷瀉三陰☆禁☆交, 可使瘀血下行, 沖任通暢則疼痛自解。
張某, 女, 18歲, 患者13歲月經初潮, 自訴一年來每于經前及經期小腹絞痛, 并放射至腰骶部, 痛甚時臉色蒼白, 四肢厥冷并伴惡心嘔吐。 月經董多, 色黯有塊, 苔白膩, 脈弦。 證屬寒凝胞絡, 氣滯血瘀。 治宜溫經散寒, 行氣活血止痛。 行上述方法治療, 15min后疼痛明顯緩解, 面色漸紅潤, 30min后疼痛基本消失, 面如常人。
連針5次, 于下次月經前一周行下1個療程治療, 如此3個療程,
Advertisiment
痛經再未復發。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