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醫藥防治手足口病大全

一、手足口治療方案

手足口病屬於中醫“溫病”範疇。 發病初表現為發熱、咽痛等外感症狀, 隨後表現為皰疹顯現以及身熱持續、煩躁口渴等裡熱徵候, 少數甚至可見心悸、氣促、胸悶, 或高熱、神昏、抽搐等危象, 恢復期表現為皰疹漸消、身熱漸退、口唇乾燥等一系列氣陰兩虛, 餘邪未盡徵候, 因此治療時宜根據疾病發展的不同階段, 辨證用藥。

1.疾病早期:宣肺解表清熱化濕

表現:發熱、頭痛、咳嗽、鼻塞流涕等, 或納差、噁心嘔吐、腹瀉, 約1~2天, 或同時口咽部、手足皮膚出現皰疹為特徵。

方藥:甘露消毒丹加減。

主要藥物:金銀花10g、連翹10g、黃芩6g、薄荷6g、白寇仁6g、藿香10g、石菖蒲10g、滑石10g、茵陳10g、板藍根10g、射干6g

Advertisiment

加減:皰疹多者可加升麻、葛根;肌膚瘙癢甚者, 可加蟬蛻、浮萍解肌透表。

2.發疹階段:解毒化濕清氣涼營

①普通患兒

臨床主要表現為:發熱, 口腔黏膜出現散在皰疹, 手、足和臀部出現斑丘疹、皰疹, 皰疹周圍可有紅暈, 伴咽痛、流涎, 倦怠, 納差, 大便多秘結, 舌淡紅或紅, 苔膩, 脈數, 指紋紅紫。

治法:清熱解毒, 化濕透邪。

參考處方:金銀花、野菊花、黃連、生石膏(先下)、知母、紫草、白茅根、青蒿、藿香、生甘草, 藥物用量根據患兒年齡、體重、病情等酌定。

用法:水煎分3—4次口服, 或灌腸、直腸點滴。

加減:

1。 高熱、抖動、易驚加羚羊角粉沖服;

2。 便秘加生大黃;

3。 咽喉痛加元參、板藍根;

4。 咳嗽加杏仁、炙杷葉。

中成藥:藍芩口服液、小兒豉翹顆粒、清開靈口服液、黃梔花口服液、金蓮泡騰片,

Advertisiment
也可選用炎琥寧注射液、痰熱清注射液等。

②重症患兒

1)臨床主要表現為:高熱不退, 汗少, 疹出不暢, 嗜睡易驚, 嘔吐, 肌肉瞤動, 或見肢體痿軟、無力, 甚則昏睡等, 舌紅, 苔厚膩, 脈細數, 指紋紫暗。

治法:清熱祛風。

參考處方:生石膏、生大黃、梔子、滑石(包煎)、寒水石、桂枝、生龍骨、生牡蠣、赤石脂、廣地龍、全蠍、羚羊角粉(沖服), 藥物用量根據患兒年齡、體重、病情等酌定。

用法:水煎分3~4次口服, 或可灌腸、直腸滴注。

中成藥:紫雪丹或新雪丹等, 也可選用炎琥寧注射液、痰熱清注射液等。

2)臨床主要表現為:發熱, 喘促, 面色蒼白晦暗, 口唇紫紺, 四肢厥逆、冷汗出, 或口吐白色、粉紅色或血性泡沫液(痰),

Advertisiment
舌質紫暗, 脈細數或遲緩, 或脈微欲絕。

治法:回陽救逆

參考處方:人參、炮附子、山萸肉、煆龍骨、煆牡蠣, 藥物用量根據患兒年齡、體重、病情等酌定。

用法:濃煎鼻飼或直腸滴注。

重症患兒發病急, 傳變快, 應密切觀察病情變化, 有針對性地加強中西醫結合救治工作。

3.恢復階段:益氣養陰

表現:身熱消退、神疲乏力、口渴、納差、手足皮膚及口咽部皰疹消退或未盡。

方劑:沙參麥冬東加減。

主要藥物:沙參10g、麥冬10g、玉竹10g、桑葉10g、甘草6g、天花粉10g、白扁豆10g、生地黃10g、太子參15g、茯苓15g

中成藥可用生脈飲口服液等。

二、手足口中藥預防方案

本病流行期間, 嬰幼兒應注意勤洗手, 避免到人群聚集的公共場所;居處宜多通風, 勤曬衣被;家長也應注意個人衛生。

可使用以下方藥:

Advertisiment

1。 白菊花6克 生甘草3克 生山楂10克

以沸水200毫升浸泡後加冰糖適量頻飲。 適用于素有內熱的小兒。

2。 生薏米10克 扁豆10克

加冰糖適量, 煮粥調服。 適用于素有脾胃虛弱的小兒。

上述兩方劑量適用於3~5歲小兒, 應當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本文授權PCkids發佈, 未經許可, 嚴禁轉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