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心吊膽的乙肝媽媽
2009年1月27日, 農曆大年初一, 本是闔家團聚的日子, 王文娟(化名)卻在娘家偷偷哭泣, 自從她是乙肝攜帶者的消息暴露後, 就被婆家掃地出門, 一夜之間失去了丈夫和孩子。
王文娟很早就知道自己是乙肝病人, 在她和丈夫談戀愛時, 數次想坦白, 但一直不敢, 生怕被嫌棄, 失去收穫愛情, 收穫家庭的機會。 2008年春天, 王文娟結婚。 婚後由於和公婆一起生活, 王文娟更是小心翼翼, 生怕出現差錯, 日常生活很是注意, 為此被婆婆說有潔癖。 婚後不久, 王文娟懷孕了, 得知這一消息後, 王文娟又喜又怕,
Advertisiment
Advertisiment
乙肝媽媽有些擔心不必要
王文娟們平時生活小心翼翼, 但一旦被發現, 立刻被婆家掃地出門的不在少數。 多數原因就是人們害怕被傳染和擔心治療費用對家庭造成的經濟負擔。
乙肝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是母嬰傳播、醫源性傳染、血液傳播、密切生活接觸傳播和性傳播等五大傳播途徑,
Advertisiment
乙肝的感染幾率低, 不僅體現在日常接觸裡, 在比較親密的夫妻接觸裡, 也是一樣的。 據調查顯示, 妻子患有乙肝的, 只有不到2%的男性被傳染上乙肝病毒, 並且90%以上的成年人都能在感染乙肝病毒後自我痊癒。 為了避免感染, 也可以注射乙肝疫苗。
70%的乙肝病毒攜帶者終生不發病, 不需治療。 剩下的30%的乙肝病毒攜帶者會轉成肝炎, 出現肝硬化等情況。
Advertisiment
更多的擔心是出於對下一代的考慮, 由於乙肝病毒的各種傳播方式中, 母嬰傳播是最主要的途徑, 約占1/3的比例。 乙肝媽媽生下的孩子會不會是乙肝病毒攜帶者?乙肝媽媽在正常的接觸中會不會將乙肝病毒傳染給孩子?這都是人們迫切關心的問題。
如何避免乙肝傳給孩子
一個乙肝“大三陽”母親在孕期沒有進行阻斷的情況下, 有90%以上的幾率將乙肝病毒傳染給孩子。 因為在整個懷孕過程裡, 胎兒和母體之間的連接緊密, 很容易發生傳染, 通常有宮內傳播、產道傳播和產後傳播這三種途徑。 所以, 在懷孕前, 就要做好準備。
Advertisiment
◆孕前準備孕前每隔1~2個月定期做肝功能檢查, 包括病毒量和乙肝B超。 確認自己的肝功能正常, 沒有傳染性之後, 和醫生溝通, 確認最佳懷孕時機。
進入孕期, 肝臟負擔會加重, 同時免疫力降低、免疫功能不穩定等現象會出現, 很可能導致孕婦自身轉氨酶值升高, 病毒量增大, 在這時候用藥治療, 或多或少都會對自身和胎兒造成傷害。 因此乙肝攜帶者在懷孕前就要重視自身的健康, 進一步增大生下健康寶寶的幾率。
◆孕期重點防控宮內傳播對於乙肝病毒宮內感染, 疫苗尚不能完全阻斷, 據統計有6%~10%的感染率。 因此懷孕期間, 宮內傳播是乙肝防治的重點。 懷孕後, 乙肝病毒攜帶者要多補充維生素類, 注意休息, 放鬆心情, 定期去醫院做檢查, 按高危妊娠來進行監測。28周前,在身體沒有異樣的情況下,半個月去做一次圍產保健,同時測量病毒量,確保自己的病毒量在正常值內,即使出現情況也能儘快得到治療。從28周開始,要每週做一次圍產保健,同時每隔4周注射一次乙肝免疫球蛋白,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阻斷乙肝病毒在宮內的傳播幾率。
◆分娩過程阻斷傳播分娩過程中,乙肝疫苗加上乙肝免疫球蛋白的“雙阻斷方案”是目前業最常用的做法,它能使乙肝病毒在母嬰間水準傳播及在產中、產後傳播得到有效控制。在檢測產婦的乙肝病毒DNA後,再決定嬰兒要進行何種阻斷方案。如果孕婦的乙肝病毒DNA呈陽性,那麼嬰兒在出生後24小時內,要注射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且越快越好。若孕婦是“小三陽”患者,但病毒量偏高,也要參考上述做法。而只有孕婦是“小三陽”患者,且病毒量正常時,可只對嬰兒注射乙肝疫苗,但考慮到孕婦在生產過程中,存在潛在性的感染危險也可注射免疫球蛋白。
在出生24小時內注射過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後,新生兒仍要在一個月、六個月後再次接受乙肝疫苗接種,還要在3個月後再次注射免疫球蛋白。乙肝病毒的母嬰傳播在孕婦注射免疫球蛋白和孩子出生後進行“雙阻斷方案”的措施中能得到有效控制,成功阻斷率達80%~90%。
◆是否哺乳要視情況而定
鄭大二附院婦產科主任醫師耿正惠告訴記者,各位乙肝媽媽千萬不要談餵奶色變。在媽媽做過奶水三對半檢查和臍帶血檢查後,可以根據裡面的乙肝抗體是否呈陽性,以及病毒量的多少來做不同判斷。
一般認為,若乙肝媽媽檢測出乙肝病毒DNA量高時,不適宜母乳餵養,或者奶水中表面抗原(又稱HB-sAg)、e抗原、核心抗體(又稱HBc-Ab)中三項為陽性或後兩項為陽性時,不適宜母乳餵養。而如果新生兒已接受免疫。母體本身僅表面抗原為陽性時,則可進行母乳餵養。
此外,乙肝媽媽如果乳☆禁☆頭出現破裂、皴裂、出血等情況,要停止餵奶,以防傳染。平時不要和孩子發生體液接觸,如嘴對嘴的親吻和餵飯等。
按高危妊娠來進行監測。28周前,在身體沒有異樣的情況下,半個月去做一次圍產保健,同時測量病毒量,確保自己的病毒量在正常值內,即使出現情況也能儘快得到治療。從28周開始,要每週做一次圍產保健,同時每隔4周注射一次乙肝免疫球蛋白,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阻斷乙肝病毒在宮內的傳播幾率。◆分娩過程阻斷傳播分娩過程中,乙肝疫苗加上乙肝免疫球蛋白的“雙阻斷方案”是目前業最常用的做法,它能使乙肝病毒在母嬰間水準傳播及在產中、產後傳播得到有效控制。在檢測產婦的乙肝病毒DNA後,再決定嬰兒要進行何種阻斷方案。如果孕婦的乙肝病毒DNA呈陽性,那麼嬰兒在出生後24小時內,要注射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且越快越好。若孕婦是“小三陽”患者,但病毒量偏高,也要參考上述做法。而只有孕婦是“小三陽”患者,且病毒量正常時,可只對嬰兒注射乙肝疫苗,但考慮到孕婦在生產過程中,存在潛在性的感染危險也可注射免疫球蛋白。
在出生24小時內注射過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後,新生兒仍要在一個月、六個月後再次接受乙肝疫苗接種,還要在3個月後再次注射免疫球蛋白。乙肝病毒的母嬰傳播在孕婦注射免疫球蛋白和孩子出生後進行“雙阻斷方案”的措施中能得到有效控制,成功阻斷率達80%~90%。
◆是否哺乳要視情況而定
鄭大二附院婦產科主任醫師耿正惠告訴記者,各位乙肝媽媽千萬不要談餵奶色變。在媽媽做過奶水三對半檢查和臍帶血檢查後,可以根據裡面的乙肝抗體是否呈陽性,以及病毒量的多少來做不同判斷。
一般認為,若乙肝媽媽檢測出乙肝病毒DNA量高時,不適宜母乳餵養,或者奶水中表面抗原(又稱HB-sAg)、e抗原、核心抗體(又稱HBc-Ab)中三項為陽性或後兩項為陽性時,不適宜母乳餵養。而如果新生兒已接受免疫。母體本身僅表面抗原為陽性時,則可進行母乳餵養。
此外,乙肝媽媽如果乳☆禁☆頭出現破裂、皴裂、出血等情況,要停止餵奶,以防傳染。平時不要和孩子發生體液接觸,如嘴對嘴的親吻和餵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