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零十個月開始, “為什麼”成為了女兒口中繼“不”字之後出場率最高的字眼。
為什麼小魚那麼胖呢?因為它很喜歡吃飯, 每天都吃好多好多飯。
為什麼人一定要吃飯呢?因為吃了飯才能長得高, 長得壯。
為什麼人要長那麼高呢?因為人長得高就看得遠, 大人都長得高, 小寶寶就比較矮。
為什麼小寶寶那麼矮呢?因為他們剛剛被爸爸媽媽生下來, 還沒有開始吃飯——吃飯問題依然是個老大難, 娘不惜抓住一切機會試圖強調吃飯!類似這樣“成語接龍”般的無限不迴圈提問, 可以無休無止持續下去, 逼得媽媽滿頭大汗。
Advertisiment
“為什麼”的出現, 意味著孩子對世界開始了更為深遠的探索, 對“為什麼”的理解和使用也讓他們有途徑更好地向父母呈現自己的內心世界。 我何不也以“為什麼”來提問?一是可以像福爾摩斯一樣尋找一些“破案”的蛛絲馬跡, 二是用實際行動表達對她的肯定、讚美和共情, 讓她感覺到自己在被父母“學習”, 很有價值。 於是我們家“為什麼”的數目就由“十萬個”變成了“二十萬個”。
週末的早上, 爸爸剛一起床, 就撲到小朋友床邊對著自己的“作品”花癡起來。 小朋友一睜眼看見爸爸癡傻的臉, 趕緊揮手, “爸爸不看!爸爸不看!”爸爸只好灰頭土臉地離開。
小朋友為什麼會這樣呢?猜忌無益, 直接詢問:“為什麼不要爸爸看呢?因為——”根據經驗,
Advertisiment
“因為爸爸睡懶覺呀。 ”
幸虧做了這樣一個“確認”, 否則就會誤會是小朋友排斥父親。 這段時間, 爸爸晚上一直加班, 做女兒的都看在眼裡, 記在心裡, 一聲令下“爸爸不看”所表達的是愛護。
這讓我想起另一件事, 大概從兩個月前開始, 小朋友每晚入睡前就一直吵著要我反復換尿布, 有時候明明是剛剛穿上的, 一點尿漬也沒有, 還是吵著要換。 當時她的語言能力還沒有那麼發達, 問她也說不出個子丑寅卯來, 我就只能自行琢磨, 現在好了, 我可以直截了當地向她求索答案了。 晚上再次老調重彈的時候, 我不失時機發問:為什麼?因為……
答案竟然是:因為媽媽要睡覺覺了,
Advertisiment
在孩子的思維裡, 媽媽要睡覺了, 就不能像白天一樣頻繁地為自己更換尿布了, 她很焦慮, 於是, 就像趕著大饑荒到來之前趕緊多囤幾噸糧一樣, 不斷嚷著要媽媽多換幾次尿布。 終於解開了這兩個月來的困惑, 我長舒一口氣。 難怪有專家說, 兒童心理極其複雜, 完全超出成人的想像。
有一個四歲小男孩, 每天早上都會說:媽媽你走, 你不要在這個家裡呆, 你快點滾出去!
媽媽以為孩子是在趕她出家門。 經過心理專家溝通才發現, 原來這個男孩想的是:如果媽媽不在家, 我就可以心安理得上幼稚園了;反之, 如果媽媽在家我還去上幼稚園, 那就虧了。 一些看似拒絕、抗拒、厭惡的言行, 揭開細看, 也許代表的全是相反的真意。
Advertisiment
想起孩子小時候, 還不會說話, 只能依靠哭泣來表達。 我們非常努力地聆聽, 到底是餓了困了尿了害怕了寂寞了……而現在孩子會說話了, 我們也許就不會像他們小時候那樣用心聆聽了。 我希望自己永遠記住女兒剛出生的時候, 那個全力以赴辨析其真實需求的自己, 永遠對她的世界保持敬畏與好奇, 和她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