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乳汁淤積千萬不能做的四件事

乳汁淤積形成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產後2-7天內的生理性乳漲、外力擠壓、餵奶時間間隔太長、乳☆禁☆頭乳暈受傷腫脹導致出奶不暢、吸奶器不當使用造成乳腺損傷等等, 具體每種情況形成的不同結果需要用不同的處理方法。

一旦漲奶有4件事兒千萬不能做

1、熱敷

這一條非常重要, 但是卻又是乳汁淤積甚至急性乳腺炎就醫時醫囑第一項。 醫生為什麼讓熱敷呢?因為熱敷後乳腺管會擴張有利於乳汁的排出。 聽起來有道理, 其實是個很大的誤區。 因為初中生都知道的物理原理:熱脹冷縮。 本來就腫脹, 熱敷之後不能及時有效的排出,

Advertisiment
只會越漲越厲害。 所以, 乳汁淤積時, 請不要熱敷。 除非能確保熱敷後馬上餵奶, 並寶寶能把全部奶吃通、吃淨。 實際上如果寶寶能吃淨, 就不會形成淤積了。 那到底為什麼醫生這麼愛用這一條呢?個人猜測是因為幾十年前, 在奶粉還不這麼普遍的情況下, 如果出現淤積, 熱敷加上寶寶吃, 基本都能解決問題, 其實起作用的不是熱敷, 更主要的是寶寶吸。 但現在的情況已經截然不同, 經常是媽媽淤積了, 減少餵奶甚至直接停喂了, 反正寶寶有奶粉。 此時熱敷確實是會讓淤積越來越嚴重。 所以, 請避免熱敷。

2、使用吸奶器

如果是可以親喂的新媽媽, 我們非常不建議使用吸奶器。 因為發生乳汁淤積時,

Advertisiment
使用吸奶器只會讓堵的地方更堵。 這是因為吸奶器的工作原理決定的, 它不可能像寶寶吸吮時那麼的均勻、舒適, 反而會造成乳腺管受力不均。 再加上不當的使用方法, 有的甚至把乳暈部分都吸腫吸傷了, 絕對是雪上加霜。 所以, 發生乳汁淤積時, 不要用吸奶器。 讓寶寶吃是更好的選擇。

3、大力按揉

這一點也是非常普遍的民間誤區。 事實上, 正確的疏通乳腺是不疼的。 疼痛是一種保護, 是一種摧殘和傷害。 乳腺管的出口在乳☆禁☆頭, 不按照乳腺走向, 胡亂揉一通, 不僅不能幫助乳汁順利排出, 甚至會造成加重淤積、乳腺管破裂形成積乳性囊腫的風險。 所以, 在乳汁淤積時, 請拒絕任何人打著:通則不痛、痛則不通的名義來“幫助”排奶。

Advertisiment

4、喝湯催乳

乳汁淤積意思就是奶水多到不能全部排出, 形成部分硬塊。 雖然喝湯催奶這事確實因人而異, 有的人拼命喝湯, 奶水都不見多;有的人喝一碗湯, 甚至一杯溫水下肚都會立馬漲奶。 但是不管哪種情況, 這個時候喝湯催奶, 無異於火上澆油。 所以, 在乳汁淤積發生時, 請暫停油膩的湯湯水水、大魚大肉。

乳汁淤積時, 可以嘗試以下的方法:

1、敷常溫的捲心菜葉子

方法:取一片捲心菜葉子, 洗淨後放進保鮮袋裡, 用擀麵杖擀軟至微微出水, 取出後摳個洞, 避開乳☆禁☆頭和乳暈, 敷在硬塊處。 (補充:媽媽的自覺症狀嚴重時, 可多敷幾片捲心菜)

2、繼續餵奶, 調整寶寶吃奶的姿勢

最好讓寶寶的下巴對著淤積的那個方向來吃奶。 因為寶寶吃奶時,

Advertisiment
下巴是最用力的, 相對來說, 最容易把淤積吃通。 如果是混喂, 可以考慮暫時減少奶粉的量甚至完全不加奶粉。

3、好好休息

有人建議發生乳汁淤積時要頻繁餵奶, 其實這個也是誤區之一。 頻繁餵奶, 並不代表寶寶能吃得更多, 反而會因為頻繁餵奶刺激出更多奶陣, 增加了產量, 造成更加嚴重的淤積。 同時也因為得不到足夠多的休息, 身心俱疲, 不利於身體的自我修復。 特別是乳腺炎伴有發燒症狀時, 喂完奶把寶寶交給家人照顧, 自己好好睡一覺, 睡醒後再給寶寶好好餵奶, 恢復起來更加事半功倍。

4、尋求靠譜母乳指導的幫助

母乳指導會幫助分析淤積發生的原因, 給出相應的處理建議, 不僅能使這次的痛苦降到最低,

Advertisiment
還能避免以後再發生類似的狀況。 比如熱敷, 靠譜的指導有可能會根據媽媽的奶量和寶寶吃奶情況, 給出餵奶前用40度左右的熱毛巾敷3分鐘左右, 然後餵奶, 餵奶後再用常溫洋白菜冷敷的辦法。 這樣的處理不適合所有人, 請一定在專業指導下進行。 相對來說, 室溫敷比熱敷更加安全有效。

5、發燒持續超過24小時不退, 需要就醫

當然如果醫生建議的是上面不要做的四條, 那麼在化驗確定需要用藥並接受藥物治療的同時, 參照前一條。

相關用戶問答